人脸识别技术在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来获得了极大的进展,依靠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和速度已经有了飞跃性的进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才算真正到达可用。在PC时代,摄像头等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直到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普及和价格的平民化,让摄像头成为手机标配,这使得人脸登录以及更多结合人脸识别的功能成为可能。
人脸登录技术的优势
人脸登录技术具有其他加密手段不可比拟的一些优势:
1、用自己的人脸代表自己的账号密码更符合人类的识别习惯。互联网中密码是迫于验证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产物,一连串数字与字母组合起来的密码不容易被记住,而且多数情况用户需要使用到多套密码,经常会造成混淆;
2、验证的设备成本低。平民化的手机价格还配有人脸验证需要的终端摄像头,相比指纹、虹膜等识别技术需要专门采集设备更有优势;
3、识别过程中无需用户主动配合。用户甚至不需要触摸设备也不用主动配合就能实现“无感”登录。
移动领域的人脸识别
用户在移动端使用刷脸进行登录时,终端将自动通过摄像头将用户图像传入人脸识别系统进行在线比对,将获取的人脸图片进行处理,并与云端数据库内分析鉴定后确定使用者的身份。
人脸识别分核实式和搜索式二种比对模式。核实式是对指将捕获得到的人像或是指定的人像与数据库中已登记的某一对像作比对核实确定其是否为同一人。核实式属于“一对一”的比对,而搜索式的比对则是“一对多”的比对,从数据库中已登记的所有人像中搜索查找是否有指定的人像存在。由于人脸相似性与易变性以及技术等原因限制,现阶段“一对多”的比对结果还不能让人满意,特别是在比对情况更为复杂的移动端越是困难。综合考虑之下,目前移动端的人脸识别方式采取的多为前者,就如一登正是如此,并以手机号码作为一登用户唯一标识。
接入人脸第三方登录
所谓的第三方登录,就是利用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已有的账号来快速完成自己应用的登录或者注册的功能。传统的第三方平台一般是已经有大量用户的平台,如新浪微博、QQ等。由于人脸具有生物特征的独特性,每张人脸都只能代表自己,只要是用户自己进行刷脸验证,便可以授权登录其他应用。实现一张人脸登录所有应用,同时帮助应用快速构建自己的账户体系,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
登录模块的其它运用
刷脸是一个较新的交互形式,带来登录便捷的同时还为应用增加了不少趣味性。随着手机性能的提高以及人脸识别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前只是停留在创意的玩法如今渐渐成为可能。
刷脸签到
如何提高用户的活跃度这是每个应用都会考虑的麻烦事,当中就不少应用会制定一系列的会员机制,以“签到”的形式提高应用DAU。签到的方式多种多样,越是方便好玩的方式就越能引起用户的兴趣,将签到与人脸识别结合或许就是用户喜欢的一种签到方式。
刷脸抽奖
拆红包、砸金蛋、转轮盘、刮大奖…这些抽奖方式大家已经喜闻乐见,说到底抽奖也就是随机数并控制中奖概率,变换多种抽奖方式为了增加活动新颖度。若是采用“刷脸抽奖”再加上类似“长得帅有饭吃”这样好玩的噱头,可以为活动注入更多趣味。
刷脸解锁
这里想聊的“解锁”并不是与锁屏界面中的绘图解锁等方式做比较,人脸识别给用户带来的更多是一种“智能”、“科技”的感觉,用户使用“刷脸解锁”后应该有进行了“多一层身份验证”的自我感知。
举几个例子:可以在应用的“安全中心”增加刷脸解锁功能,如果用户想要修改账户密码,那么用户需要通过人脸验证,或者以“人脸”作为备用密码,通过人脸验证后才能修改账户密码。可能不是每个应用要求的安全级别都那么高,“刷脸解锁”还可以运用在一些特定的栏目或功能中:比如应用有些栏目或是功能并不希望所有用户都使用,可以使用“刷脸”对用户做一个筛选,用户可以通过刷脸解锁这些特定的栏目或功能。
线下签到
曾经与负责在线组织网友线下活动的朋友聊过,他们经常会跟我抱怨线下签到太麻烦了。每次临近开场负责签到的人都会手忙脚乱,急匆匆地找名单,还要一个个查找哪些人没有到场,必要的时候还得电话联系,这时候很渴求有一部人脸签到机,让用户自行完成活动签到。
但是每个活动都去安装一部人脸签到机并不现实,不仅成本高而且受场地影响大,如果将移动设备(手机、Pad等)结合人脸识别就可以变成一部移动的人脸签到机,就能缓解线下签到的麻烦。
随着智能手机性能的逐渐提高与人脸识别技术的日益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人脸识别在移动端上能够碰撞出更多好玩、便捷的功能以方便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展开我们的想象,迎接人脸识别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