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幸福-第三章(读后感)

  第三章的标题是幸福的误区,作者通过纠正人类对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的普遍认知来说明积极情绪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进化排斥积极情绪吗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消极情绪的之于人类的地位更高,它能让人在野外的危险中生存或是在部落争斗中胜利,并论证了消极情绪并不是伪现象(类似于缩手反应是缩手后才后感到疼痛,而不是因为感到疼痛所以才缩手,这种感到疼痛才会缩手就类似于伪现象),但也奇怪于积极情绪并没有被人们普遍用于理论研究这个事实。

  个人的观点是消极理论对于人类进化来讲的确有深远的意义,这个无可厚非,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消极情绪的地位却又并没有那么举足轻重。就最直接的社交层面上来讲,个人的消极情绪在社交行为中只会让给他人一种不可靠、难相处的映像,而积极情绪在这个方面则更为理想;究其原因,个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种情绪根据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等物质因素的不同对人的反馈会有所不同。

  在生存都不能保证的古代社会中,每个人的综合分数普遍处在一个较低的阶段,这时消极情绪起能很好的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而无端的积极情绪就会把人置于危险的境地;但是现代社会中,基本上不会出现食不果腹和衣不蔽体的情况,这时综合分数处在一个中等水平,积极情绪在广泛的社交中可以起到更大的积极作用,不但在工作中能提高个体的生产效率,更有研究表明拥有积极情绪的男性在求偶时会更有优势,与此同时长时间的消极情绪则可能会导致某些心理疾病的产生。可以看出不同的社会生活综合分值下,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带给人的影响是不同的。

  不幸的是,如果进行计量统计的话,当超过某个阈值时,不管是消极情绪还是积极情绪对人都是负反馈大于正反馈的,其中消极情绪更为典型。过量的消极情绪在它出现时会给人以破坏性的影响,比如会促使人自残、自杀等;而超量的积极情绪则会让人盲目自信,这同样会产生不良影响,如败坏现有人际关系、给需要谨慎思考的工作埋下隐患等等。

  所以想要让消极情绪或积极情绪在生活中带给人高的正收益,不但要认识到个人综合生活生平区间,更要即使调整"用药"的计量,保证正反馈大于负反馈。

  你有没有幸福感。

  此处有一个情绪测试表能测出个人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分,过去的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导向是天生的,是由基因决定的。

  成功而不幸福的雷恩。

  雷恩是别人眼中典型的成功案例,但天生就处于积极情绪量表的低端水平并没有一个好的感情经历,通过搬到普遍内向的欧洲地区生活,并获得一段完美幸福的婚姻证明:一个人即使没有很高的积极情绪,也能获得幸福。

  幸福感让我们更聪明

  从上一小节中,作者就开始有意地将积极情绪、幸福感跟众多人生地衡量标准进行挂钩了,如成功、聪慧、愚蠢等。而本小节则通过几则实验则尝试证明积极情绪在进化中的目的性:它扩展了我们智力的、身体的和社会的资源,增加我们在威胁或机会来临时可动用的贮备。

  愚蠢的人才幸福吗

  许多证据显示,抑郁的人虽比较悲伤,比较没有幸福感,但比较正确。抑郁的人比较实际,他们能够较正确地判断自己有多少才能;而有幸福感的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通常超过别人对他的判断。但现在这个结论又有了争议,原因一是从前的实验结果貌似并不能复现出来,原因二则是根据阿斯平沃尔教授的实验证明有幸福感的人比没有幸福感的人能更好地做出重要决策。

  根据情绪选工作

  所以根据上一小节的结论,我们很大程度上可以把工作分为消极情绪正反馈更高的组别和积极情绪正反馈更高的组别,并根据个人的情绪量表进行分类和选择。

  有幸福感让我们更健康,当有幸福感的人遭到不幸时,有幸福感的人朋友多

  这三节在通过实验说明积极情绪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

  幸福和双赢

  积极情绪促进了扩展与构建,即成长和积极的发展,它带来的是双赢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多将积极情绪带入到生活中,让生活更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