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读书 088期 - 沈嘉柯:丢失的故乡,内化于心

【旅韩卧龙青年 - 大熊】- 作者

有一次读著名作家“沈嘉柯”老师的文章,被其中一段描写乡愁的段落狠狠戳中了内心。

乡愁

沈嘉柯:所谓的故乡,并不存在。从你真正离开和告别的那一天起,地理上的故乡就不属于你了。一旦你在异乡落地生根,即便故乡亲友尚在,你再回去就已经是客人了。从乡村到大大小小的城镇,其实人群都在流动迁徙。年月再久一点,甚至没什么人记得你了。这种忘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断绝。

大熊:大学毕业以后,走南闯北,去过了很多地方,川府之地去过、云南边陲去过、苏杭去过、海边也去过。走过的地方很多,但我却一直觉得自己像个不知家在何方的游子。我的朋友时常羡慕我,觉得我足够洒脱,走过了那么多他们没见过的地方、认识了那么多有趣的朋友。但他们又哪里知道,当他们有家可归,有乡可依的时候,我也很羡慕他们,只是我不会说出来。

故乡仍在那里,没有改变,变得是人。

蓉城·楼下静默

记得在国内我的思乡病最严重的一次,是我在四川蓉城的时候。作为一个东北孩子,那时候我已经在四川生活了快一年,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逛了很多好看的风景,品尝了许多北方难得的美食,也逐渐适应了南方的生活。

我本以为我会习惯这样的生活,不会再被乡愁所左右。

直到一天晚上,下班回家,看到路边各色的川味美食,看着路人的欢笑热闹,我却怔怔的许久没有动弹。那天晚上,我好似着了魔一般,骑着单车找了好久,希望可以找到记忆中熟悉的故乡菜。

两个多小时后,看着已经没有营业了的街道,站在明月朗照的树枝下,我沉默了许久。

那个时候,我以为乡愁就是在你心中不时泛起的涟漪,是那口你想吃却怎么也吃不到的故乡菜。

成为异乡人,就只能为自己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所。如果要问思乡病什么药可治,也只有心药。对我来说,仿佛一件庞大而完全个人化的工程,失去了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一个心理上的“故乡”就诞生了。

旧时邻居说过的话,师友们的短暂交流,从前的一草一木,一条路,一栋房子,一道月光,我梳理为记忆,逐个内化进我的心中,随身携带着,不离不弃。

韩国,作者回家的路上

随着阅历的增长,时隔多年,再次来到韩国的我感受略有些不同。

摘自作者微信朋友圈-2024.02.22,凌晨1点,随笔。

回家路上,雨雪纷纷,天气乍寒 ☔️❄️

在国外的时间久了,看到路边的还亮着灯的

“中国食品超市”也会感到格外亲切。

就像当初在四川闯荡,总想吃一口家乡的‘东北菜’格外想念。

国内的时候,乡愁是我长大的地方

国外的时候,乡愁是我国籍的所在

                                  - 旅韩卧龙青年 大熊

好啦,今天的分享呢,就到此为止吧。

读书时当我们学会“探本求源”的去了解一个道理的出处与典故,记忆将格外清晰,且不枯燥。

学会在书本中穿越历史与古人对话的能力,这是我们所有人学习时都应具备的超能力。

..................................................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书籍《人生是一场雅集》由著名文学作家“沈嘉柯”老师著作。

著名作家“沈嘉柯”老师别出心裁,自由心证,精心遴选出古代诗词经典佳作,逐一解读那些古诗词里的浩叹和哀愁,无限幽微的心事和美感。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册在手,不只是朗读,更带你读懂古诗词,得到受用一生的审美感知和文学顿悟。 人生是一场雅集——世间醉美古诗词。

沈嘉柯老师·著作

..................................................

“读书识字的最高目标,是成为一个聪明正直,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是一个九零后,来自华夏,来自璀璨的中华文化。志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旅韩青年。

我在海外与您一起 “ 知文学,读好书。”

 作者 · 旅韩卧龙青年 - 大熊

作者·旅韩卧龙青年-大熊:旅韩华人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内容、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