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是春秋最后一位霸主,越国为何没成为战国七雄,其结局如何?

公元前473年,勾践兼并了吴国,不久,他北上徐州与诸侯会盟,奠定了自己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的地位。同时,由于历史学上通常将公元前476年定为战国的开端,因而,勾践又成为了战国初期第一位霸主。

春秋时期战争的主旋律是争霸,战国时代的战争就偏向你死我活的兼并战争了,作为两个时代交替的过渡者,勾践身上兼具着两个时代的特点。

勾践兼并吴国后,一方面他归还了原来吴所占的楚、鲁、宋几国的土地,作为换取他们支持自己担当霸主的政治筹码,另一方面勾践又主动对周边小国发起兼并战争来扩大自身实力,来为自己压制齐国、逐鹿中原积蓄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勾践给越国留下了丰厚的底子,这笔遗产甚至足以支撑着越国在他去世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依然能够在和山东六国相处的过程中占据着强势地位。

1、战国初期的越国正处于强势时期,其国力甚至超过了早期的战国七雄;

历来三家分晋一事都被当作奠定战国七雄格局的开端事件,受此观念影响,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战国最强的便是这七个国家,诸如越国这类存在似乎就成了不值一提的小角色。

其实,这里我们犯了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名气低,就不厉害吗?

不一定。

至少在战国前五十年越国强势的时候,越国的实力可以压着好几个七雄的成员国打。

《吕氏春秋 · 顺民》篇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那个因和大臣妻子偷情而被杀的齐后庄公,在勾践死后,曾想对越国发起兼并战争,结果大臣和子一听到他想打越国,连忙劝阻道:“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越,猛虎也。'”

由此,便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越国的国力应该是相当强大的。

另一个直观的证据就是公元前441年和公元前430年,齐越发生的两场战争中,都以齐国落败告终,越国的侵扰这也是迫使齐国加紧修建齐长城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有甚者,据1928年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在东周王陵中发现的资料显示,在三晋伐齐俘虏齐康公,迫使齐康公向周天子请封三晋为诸侯的事件中,越国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越国除了从齐国捞到了建阳 、 巨陵两地和若干仆人外,在越国参与会盟的过程中,给越王驾车的是鲁侯,陪乘的就是齐侯。

如此高的待遇,可见越国当时的实力,应该在同时代诸侯中是数一数二的。

墨子就曾说过:“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但即便哪怕是越国拿着双王开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越国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连战国七雄的行列都没跻身进去,细思之下,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值得我们警醒。

2、越国的衰亡原因之一:越人三弑其君动摇了越国国君的公信力,严重损害了越国的国力;

古代国家灭亡的原因通常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外来势力的入侵,例如元灭宋;

二,君王无能,丧失了对权力的掌控能力,内部势力取代了该君王,例如曹丕篡汉;

三,朝政混乱,君王失去了群众基础,底层百姓联合起来推翻了旧王朝

越国的情况,前两条都有。

勾践死后,他的继任者鹿郢和不寿,继承了勾践富国强民的政策,仍然低调搞发展采取励精图治的国策。

不寿的儿子朱勾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瞧不上父亲的做派,于是他发动兵变,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自立为越王。

朱勾不愧是勾践之后,越国武德最充沛的君王,他不仅对自己人狠,对周边国家也狠,通过多次对外战争,并在两年内兼并了两国后,越国成功打出了战国四强的名头。

不过,朱勾虽然在积极扩张,但他本人治理国家的能力也并不弱,在墨子说服楚王不要用公输般制造的云梯攻打宋国的事件后,朱勾还曾以五百里城池的高薪想要聘请墨子来辅佐自己。

因而在他统治期间,越国依旧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

但命运赠予的一切,其实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朱勾通过弑父的手段夺得国君的位置,这也为后来越国发生的一系列动乱埋下了伏笔,他的儿子便是后果的承受者之一。

公元前411年,朱勾去世后,他的儿子翳继承了越王的位置,越王翳同样是个野心家,但他却没有父亲那样的统筹能力和大局观,在越王翳的领导下,越国陷入了和齐国的战争泥沼,并逐渐走向了下风。

越王翳的无能,给了另一个野心家他弟弟豫足够的想象力,豫先后害死了越王三个孩子,还想让越王废除太子。

虽然越王最终拒绝了弟弟豫的无理要求,但太子诸咎却因为这件事陷入了恐惧之中,他担心自己迟早被害死,便先下手为强,发动兵变赶走了豫,又杀死了自己父亲,想要自立为王。

太子诸咎既没有足够的实力,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他发动兵变杀死自己父亲的行为没有得到其它大臣的支持,加上当时吴地的越国贵族和越国本土的贵族本身就存在分歧,在多方势力的共同围剿下,仅仅三个月,太子诸咎就被杀死了。

太子诸咎死后,一个巨大的蛋糕摆在了越国贵族面前,这时各大势力都想推举自己的代言人(傀儡)接掌国家,其中诸咎之子错枝被吴地的越国人拥立为王,一开始错枝并不乐意,他甚至还跑到了山洞中生存,却被越国人用烟熏的方式逼了出来。

错枝就在这种不情不愿的情况下被赶鸭子上架当上了越国国君,但仅仅得到了吴地贵族支持的错枝,王位坐得并不安稳,

一年后,卿大夫寺区在杀死动乱的引起者豫之后,又推翻了错枝的统治,另立了翳之子之侯为越王。

吴地贵族和越地贵族的交锋,以越地贵族取胜,但寺区万万没想到的是,不久,他的弟弟思又给他来了一手背刺,思带兵弑杀了哥哥拥立的之侯,另拥立了无颛为越王。

自从朱勾开了一个坏的头之后,类似的事情在越国的历史上便层出不穷,原本强大的越国在这样的内斗中国力不断被内耗,终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亡,加上齐楚两国通过改革日益强大,越国的生存空间又在不断被压缩。

越国,终究是走上了周朝的老路。

3、越国积极发动兼并战争,盲目扩大土地的同时,又使用原始的分封制,这使得越国中央政府对国内领地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名义上,当中央政府衰弱的时候,越国也不可避免走向了衰亡;

在翻阅越国的历史时,越国贵族相爱相杀的环节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一点,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导致周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分封制。

分封制这种制度,在中央实力强大的情况下,能够适应对外扩张的需要。但当地方实力超过中央,且外部力量过于强大、扩张受阻的情况下,分封制就会反过来反噬中央,形成实际上和中央相互独立的政权。

因循守旧并非不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一个人、一个国家想要完全依靠过时的东西做大做强,那你的竞争者肯定能研究出针对你的措施,堵住你的路。

旧的东西,它的优势在于方法成熟稳定,有足够的样本让我们规划基础道路。而唯有创新,才是真正能帮助我们打败对手的法门。

勾践称霸后,他深知吴越之地贫瘠,多是沼泽地、洼地、盐碱地,在中原人看来,吴越之地就是荒蛮夷地。

昔日,勾践为了打败夫差,他曾下令:

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这几条措施,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鼓励生育。无论是老年人不能嫁娶年轻人,还是生孩子,国家就奖励猪、酒、粮食啥的,就是为了提高越国的人口产量,增加兵员、劳动力;

第二个方面,是由国家出面抚养那些生活有困难的子女,帮助他们读书学文化,这条政策就是为了提高越国下一代的文化素养,培养更多的人才,这说明勾践已经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第三个方面,就是勾践对于人才的态度,诸如带着满船稻谷和肉亲自迎接,外地求学的学子,官方给予补给之类的。

三条措施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提高国民数量、国民素养,除此之外勾践还规定免除百姓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越国的经济、文化和兵员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在勾践的带领下,越国上下各个阶层都拧在了一起,显得非常和谐,这也是为何勾践能完成逆袭的重要原因。

勾践在灭掉吴国后,就把齐国当成了他们北上逐鹿中原的第一个对手,以勾践的能力而言,他确实做到了压制齐国,但这却是以整个国家都发自内心地将勾践当作领袖的前提下完成的,而在他之后呢,他的后人能得到民众认可吗?

答案是否定的。

如同周王朝面临的困境一样,公元前464年,勾践死后,越国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激化了。

当初,越国强盛的时候,削莒、割齐、灭滕、郯、鄫,当时的宋、卫、鲁、邾等国都要看越国的脸色行事。

有了这样一片庞大的基业,越国要想守住它们,就必须分配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建设运营,这一步实际上就在削弱中央的力量。

从表面上来看,越国的实力是扩大了,但实际上占领的区域并不会立刻归入越国的统治模式下,当地居民还怀着对越国的仇恨,需要越国派出大量的军队进行压制,一代代人逐渐同化。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越国分封的贵族在带走越国的核心力量后,选择了各自为政,他们实际上是将越国本就薄弱的家底进一步分割了。

勾践灭吴时,能拉出五万人的军队,而在他迁都琅琊后,却只有八千余人的部队了,其余的部队大概就是分散到各个区域,去维护各地治安了,他在的时候,这些地方、军队还归属越国的管理,等到勾践后人接盘时,很明显,各个区域受封的卿大夫们都已经实际上独立,不怎么搭理中央的命令了。

这些卿大夫们他们都想谋夺话语权,可能一开始这种竞争还比较温和,但自朱勾开了那个口子后,这一步就变得尤为血腥,贵族间一言不合就会发动兵变。

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朱勾之后的越国统治者采取了保守的态度来迎接新时代,而越国的混乱和七国的发展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七国先后通过变法走向了强盛,等到越国反应过来的时候已为时已晚。

公元前379年,越国在和齐国的竞争落败后,不得不将都城由琅琊南迁到姑苏,以躲避齐国的锋芒。

这一退,越国彻底失去前进的机会了。

公元前303年,楚国“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至此,越国名存实亡,只余下一些残余势力在夹缝中勉强求生。

文/脑洞趣味历史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记得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82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68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34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6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11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2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6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08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4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26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44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49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6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1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63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71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