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康店村西部的邙岭上占地34亩的,是为了纪念谁而建造的景区?窑湾村的清雅小院落安葬着的又是谁的亡灵?
没错,他就是那个被称为“诗圣”的中国诗人。倘若在那个时代他有条件,想必天也上得,地也入得。
只可惜,虽然他心中有国,国中住民,但是国由君掌,君临天下,民运不济啊。史过境迁,徒留了一个艰苦的背影,不过这背影下投射着千余首卓绝的佳作。
看到孔孟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也许会笑着说:“何必严守什么华夷之辨,不如恪守人心所向。”
他,就是杜甫。
(1)
开元盛世,他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很勤奋,而且很好学,七岁时他就能吟: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
长到二十岁,他第一次离乡来到了吴越,游历旖旎山水、凭吊冰冷的姑苏台、祭拜吴王阖闾的陵墓、拜谒吴太伯的庙宇,少年意气,玩得很开心。
天宝年间,他抱着炽热的心去洛阳考进士,结果落第了。那时他的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他只好去兖州找父亲,游走在齐赵之间。
虽然有才华,但是付出未必有回报啊!
他随父亲省视时,登上兖州高高的城楼,远眺望见了秦碑和鲁殿,怀古伤怀,不禁感慨: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登兖州城楼》)
他登上了泰山,被泰山的高大和巍峨所吸引,望着那层叠的云雾,心胸开阔了不少,就这样豪迈地写下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世界上的各种风景,总能打动人,在游历的途中,他结交到了李白,交友可易,挚友难得,二人可谓是志同道合,一同寻访仙友,放荡轻狂却也快活。一个“诗仙”,一个“诗圣”,相遇相交是缘分,离别却总有时,他曾规劝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
他也嗜酒为欢,却不愿虚度光阴,他的心中也不乏豪迈之情,却也谈不上“跋扈”,朋友相规,真情难掩啊!
漫游结束他又回到了长安,他不甘失意,宏达的政治理想怎能说放下就放下?他到处干谒献赋,却始终无志可寻。
明明是才子佳人,却无人赏识,唉,大丈夫的鸿鹄之志居然成了燕雀之见!
(2)
仕途失意,他只能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就像一只无力伸展双翅的雄鹰,被困在了长安这座金笼里。长安城啊,是天堂--社会的中心,却也是地狱--黑暗的官场。
日子久了,政治上的无比失意,物质生活又极其清苦,这样的生活却没有击倒他,反助长了他对精神生活的渴求;人民的苦难生活,离不开他们生活着的社会,这社会,腐败了呢!
他抨击官场: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他为众诉苦: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他心有不甘: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他桀骜愤懑: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后来,唐玄宗发动了好几场不义的战争,死了好多军民,他也是恨而难得志,执笔讽刺: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再后来,见杨国忠身为丞相,不顾君臣,不爱军民,只顾兄妹荒淫奢侈,他看不下去,眼里亦容不下,书一刺讥语: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丽人行》)
直到天宝十四年,他四十四岁了,在长安落魄也有十几年了,为生计,他被迫受任于一个无用的职位,做了个小小的参军。即便如此,他还是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只可惜啊,世道纷乱,天也无情,他由长安往奉先县探望妻儿,不料刚回到家,小儿子饿死的消息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人有情,却也无可奈何!
他回想着来从来到长安至现在:国民仍在水深火热之中、安禄山作乱难平静、家中发生如此变故……怎会如此啊?他由衷地感慨道: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艰苦生活对他的各种打击,没有让他万念俱灰,倒是拓宽了他创作的领域。时运不济又如何呢?他还有心和笔!
十年困守在长安,他渐渐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入世主义诗人。
(3)
终于,安史之乱爆发了!安史之乱就像一颗巨型炸弹,他的爆炸,危及到了很多人,它让国家衰败,让军民无家可归。
他呢?在兵荒马乱中带着家人流离了将近四年,先是逃难,又身陷叛军中,最后又当了两年多的官,想想都很狼狈。谁又能想到,这短而痛苦的四年时间,他写的诗比长安十年多到一倍还多?
沦陷在长安,他抑郁而又悲痛,亲眼看到了胡兵在屠杀,日见国家衰败、君主颓废,祖国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在房琯和叛军作战的一次残败中,他写下了: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悲陈陶》)
天上下雪,白白的雪花落到地上变成了黑红色。官军残败了,他即将沦为叛军,见到如此光景,他心中是何等的愁苦,却只能对雪苦吟: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对雪》)
在此期间,他的头发花白了,好不容易到了三月,触目却都是荒芜之景,他伤心而又忧愁地搔抓头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逃脱了安史叛军之后,他拜官做了左拾遗,因为不受喜爱,被勒令回家探亲,他连匹马都没借到,只能一路徒步回羌村。
说来辛酸,却也欣喜,他因此得以身入民间,再一次感受到了民间疾苦。
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个愁苦之人,回到了家,才知道妻子以为他早就死去了。经历了这些,他只能感叹: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奴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羌村三首》)
左拾遗没当多久,他就被贬到了华州。为什么他的仕途总是不顺利呢?不是他没有那个能力做官,而是官场容不下他,半黑半白的世道容不下近乎纯白的义士。
也是在此期间,他有计划地写下了极具进步思想的组诗“三吏”和“三别”;诗中不反常态地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与此同时也包含了他可欲不可求的抱负。
不久,他弃官而去,为避世而客居他乡。
(4)
结束了磕磕绊绊的仕官生活,他来到成都,在城外的浣花溪畔建造草堂以安身。对于这个容身之所他还比较满意,他曾写道: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
从那时起,他也开始了他“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他自己也说: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信美无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成都府》)
初到成都,他有很多事物都不适应,新鲜感虽好,但是以后怎么样还是未知啊。见到倦鸟归林,心中也思念着故土,可是他自己呢?却只能遥望远方。
那时的他,早已是一个一把年纪的老头了。
不过远离了官场,他的生活倒也清幽,一年春天下了毛毛细雨,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真是好诗啊!
又是一天夜里,他出门在外,看到微风吹拂着岸边的野草,小舟孤独的停泊着,星星也垂在天边,月光随波流动,心中愤慨万千:
“名气文章在?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说到底他是不愿意四处漂泊的,他的志向也不仅仅在文章,谁说他献赋是为了蒙赏?还不是为国为民!
八月有一日风雨交加,他的屋子漏风又漏雨,他却从自身痛苦的生活经验中为普天下的穷人担心,他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蝼蚁之辈,怎有如此大作!
不过他到底是一个悲苦的诗人,在成都度过约莫五个春秋,他移居變州,后来他由變州携家出峡,不成想病死在江湘途中。
中国唐朝诗史上一个伟大的诗人就这样客死他乡!
他就是一棵生在沃土之上的蒲公英,成熟之后本想随风飘向绿油油的草地,不料风太狂,让他降落在了泥潭……
好一个沉郁的诗人啊!他顿挫的诗章和他的人生一样,不曾大起,处处大落,却掷地有声。
白居易曾说:“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是啊,人间少不了好诗!人间少不了他的诗。他的诗,诉说了他的一生!
他的一生,好气!气君庸无道,无人赏识,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
他的一生,好愁!愁国家兴衰,君有何用?愁民不聊生,无处安身!
他的一生,好苦!苦奔东离西,战无太平,心中念着国民,却只能客居他乡!
他的一生,好悲!悲晚年漂泊,病死湘江!更悲世道无常!
他就是那个被称为“诗圣”的中国诗人!他的诗里,有社会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