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女主何小萍的背后—PTSD

前几天团队内部在梳理深静脉血栓诊疗规范时,特别提到了很多朋友罹患血栓后会有心理上的纠结和焦虑。接触到一个词——PTSD(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与心理学有关。

PTSD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

如果说有些陌生,那⟪芳华⟫中的何小萍同志就是被美化了的PTSD患者。

美国调查追踪从伊拉克战争归来士兵,超一百万受检,其中20-30%的人被查出PTSD,比例不低。

发生主要原因有三:

生命遭到威胁、严重物理性伤害、身体或心灵上的胁迫。


常见的现实因素:

1   孩童时期遭受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 

2  经历强奸、战争、打斗、暴力攻击 

3  严重的车祸、飞机失事

4  目睹亲人的突然死亡、不治之症

5  自然灾难:如地震、海啸  、火灾

6  难 产 

7  校园欺凌 

大部分人遇到刺激的正常过程是:

惊吓-否认-事件记忆不断再侵入-不断修正-结束

而PTSD患者,会遭遇更长时间的痛苦。

PTSD 主要临床症状有三: 

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

常常会出现恶梦、性格大变、情感解离、麻木感(情感上的禁欲或疏离感)、失眠、逃避会引发创伤回忆的事物、易怒、过度警觉、失忆和易受惊吓。

 诊断标准

1  经历过以上的强烈刺激

2 在梦境和回忆中过度体验

3 逃避行为

4 容易被惊醒, 出现易怒、注意力不集中

5 时间超过一个月

6 造成重大痛苦和功能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

儿童也会遭受,但因语言表达、词汇等因素限制常无法叙述,但时常从梦中惊醒、尖叫,也可以出现头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

当然因为PTSD可共病焦虑、抑郁、物质依赖等精神疾病,也可以共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躯体疾病,

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不宜过宽。

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的目的是预防疾病、缓解症状、减少共病、阻止迁延。

主要措施是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但非万能,有研究表明,不成熟的干预,有可能干扰受害者自然恢复。

可能的影响因素有:

 1)干预技术不成熟,对不同的创伤选择的措施不当;

2)评定不全面,存在共病,局限于PTSD的特征症状的消失或减少;

3)心理治疗受医患关系的影响。


干预措施

心理疏泄、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想象回忆治疗、其他心理治疗技术的综合运用。

1) 心理疏泄和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是主要的干预方法,有结果显示一次性疏泄不能降低焦虑或抑郁、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因此很多患者需要多次与医生沟通才能获得好转。

2)想象回忆治疗

3)其他心理治疗技术,比如宗教。

牧师社区具有强大恢复创伤的功能,对诸如恐怖、天灾人祸等异常应激事件的危机干预,牧师安慰活是行之有效的 。这说明 :肿瘤晚期患者追求宗教的信仰合情合理。

当然大部分DVT 后遗症的患者不足以诊断为PTSD,其烈度不能和不治之症、天灾人祸、战争等相提并论。

DVT患者在心理恢复期存在的焦虑情绪是因为所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作为医生应该具备建立真诚医患关系的能力,认真沟通,若需要也应多次沟通,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正所谓: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