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升学季。来去匆匆的青春被定格在校园时光里。
每到毕业季,即是盛夏花开的季节,也是带着一丝丝伤感和遗憾的季节。
年轻人们总感慨时光太快,遗憾太多。
六月的大学城,你总能看到少男少女们,抱团痛哭或是哈哈大笑,一边怀恋学生时光,一边喝上一口冰啤讲述同学糗事。
饭桌上,年轻人对未来憧憬,大声嚷嚷我以后一定要混的人模狗样,等我混好了,一定忘不了各位。
当然,当我被社会毒打,被打出翔的时候也一定不会忘记在座的各位,借钱啊,好兄弟。
每当我看到这些场景,都会想起自己的年少时光,我并不觉得这是吹牛或是定了一个小目标。
而是真心实意地感觉他们是一群有年少气的年轻人,一群少男少女憧憬着未来,讲述着自己的理想。
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并不会感觉到是年轻的年少轻狂。
少男少女是不知道世界的残酷么?不是,多少还是知道点的,对未来真的有信心吗?也不是,大部分都是对未来有些迷茫的。
反而恰恰是他们热血,有勇气,充满赤子之心敢对世界反抗。
这不是最真实、最宝贵得东西吗?
至于被世界毒打,那也不全是少年们的问题。很多时候究其原因,其实是世界社会的问题。
好比一瓶水,普通货架买2元,夜店酒吧买10元,你总不能说是水不努力吧。
毕业后,学生的身份会进行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打工人,生活状态也会发生转变,再也不能无忧无虑一觉睡到大中午,开始为了生活的柴米油盐奔波劳累。
而六月的毕业季,正是一个好时机,少年们也需要一场仪式来告别过去的学生时代,开启新未来。
哪怕未来不如意,但此时此刻他们是热血的。
热血不正是青春的代言词吗?
前年毕业季,因为疫情的关系,各大学校只能云毕业,年轻人们也未能好好聚一起参加毕业典礼。
而今年毕业季,有不少学校在给毕业生举办毕业典礼时,也邀请往年毕业生补办或重温毕业仪式,赠送毕业礼物,重温这最后的学校时光。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了所有毕业生的集体记忆。
怀念共情,是六月毕业季的底色。
当然,还有EX们。
为什么总是大家总是会怀念学生生活?
答案并不复杂,因为学校比起社会还是太简单了。
我们都希望有纯粹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能帮助自我,可以成为一个情感倾听者。
而学生时代的人际关系就是纯粹满足符合这个特征的,学校里爱你就是爱你,讨厌你就是讨厌你。
看你不爽就拉黑删除不联系,爱咋咋地。
而社会上,讨厌一个人不仅还要继续来往,反而还要一口一个亲爱的。
为什么?
学校的关系大部分都没有参杂利益关系,简单纯粹没有利益交换。
经历过职场的朋友都知道,职场中都是带着面具做人,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
都是表面笑嘻嘻,心里MMP。
我们管这个叫情商高。
QNMD情商高。
除了上述说的纯粹关系,还有一个就是学校关系变化慢。
以往熟悉的打饭阿姨,学校旁边理发的小哥,宿舍楼下的宿管阿姨,他们都随着毕业而消失在年轻人的社交人际圈中。
而步入社会之后,没有了固定的吃饭地点,有的只有外卖和一个人孤独做饭;也没了学校边的小哥理发,等待你的是各种套路你理发的精神小伙;舍管阿姨也不再你旁边唠叨,有的只有房东上门收租。
于是,我们的人际关系会愈发寡淡,会觉得越来越孤独,不断变换的场景,让你眼花缭乱,开展新关系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因为你不知道他/她什么时候会消失在你的朋友圈。
更别谈爱情了,连思聪公子哥舔到最后都一无所有。
毕业是一个人生节点。
如果把学生比作一个单机游戏,那么毕业这个节点就相当于解锁了后面的关卡,意味着我们将走进新生活,新的领域,面对全新的挑战。
而游戏boss往往都有难度,你会遇到挫折和想要放弃的念头。
但年轻人最宝贵的是什么?
是当你自己认识到学生时代不完美和有遗憾的时候,对新生活的困难和挑战,依然热血,依然勇敢。
敢于反抗,永不放弃的精神。
这一无所知的世界,走下去才会有无限可能。
甚至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依然敢做敢恨不后悔,而这就是我们说的少年感。
愿你我都能保持少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