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的风有点冷,我在教育局的小舅家,接到了赵老师的电话。
赵老师依旧是亲切如常。电话中赵老师主要还是叫我考研。老实说,赵老师给我鼓励的话我已经听到好多次了。从2014年开始,赵老师就断断续续的给我这样的提议,说我可以坐的住有学习的欲望,如果考研的话,对未来会有更大的帮助。但是那时候,鉴于以前母亲给过我一个闭门羹,所以考研的想法我暂时还是升起不了。在一月份的寒冷的夜晚,我又接到了赵老师的电话,张老师还是像以往一样,温暖的建议我考个研。在路灯,昏暗的灯光下,我在听赵老师劝我的当口,仔细考虑了这件事儿,觉得自己确实应该考研了。
之后在赵老师的建议下,我买了书。现在回想起来,我复习的一点儿都不好。当然如实说来,这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主要是家里的事儿以及工作上的事儿占用的时间太多了,在考研这件事儿上根本花不起太多的时间。尤其是工作,我的这个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白天的时候跟拍照片,晚上的时候写稿件,因此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如果想要在工作的时间考研复习的话,那么利用的时间只有坐在领导车上的那段时间。可是大家都能猜得到,那段时间的利用率是特别低的,尽管自己好像在看书,但是书本的知识在脑海当中停留的时间太短了。事实是,在脑海当中,知识根本无法形成一个记忆回沟的时候我都已经下车了,又开始拍照片了。
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如果回家的话,那都是要帮家里人干活的,从小我都是在积极的帮家人干活,以至于现在如果不帮的话,家里人的脸色有些时候是不好看的。大概世情冷暖都是如此,我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既然一开始选择了这样一个,当乖乖男的角色,那有些时候还是需要保持下去。当乖乖男最大的付出,是需要花费你的时间去迎合别人的口味。拿我来说,就是需要我拿出自己看书的时间去迎合,帮父母亲干活的这种需求。
让我把话语转折一下!内因还是最关键的。其实说到底,还是我自己管理时间和管理自己的能力不够强。以至于,到了快要考试的时候,书还没有看完,系统的书本脉络没有形成,最终形成了焦虑和慌张的心理负担。当我1分1秒的去扣时间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于我对自己管理的能力不够强。明明是到打开书本看书的时候了,但是我硬要翻开手机,看看微信什么的,这不是赤裸裸的管不住自己,这是什么呢!?
人总是在临事儿的时候才会悔恨,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就是我。自以为我自己在不断的学习各种管理时间以及管理自我的能力和方法,但是在实践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执行下去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的推断出,决策力其实不太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执行力。分析来说,决策力是做选择题,而执行力就是做选择之后的解答题。回首过去的三十年,我觉得我的选择力,还是挺不错的,但是我的执行力真的太差劲儿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在执行力差劲的同时,还自以为自己的执行力不错有点沾沾自喜。而此时此刻,我正在敲字的这个过程当中,最让我自己感到惊讶与无奈的是,考研的时间就剩下三天了。而我的影视短片制作与编导这本书根本就没有看。试问我该以什么样的面貌去迎接考试呢?
我此刻的慌张来自于,影视短片制作与编导,这本书根本就没有看完。我只是对这本书的基本脉络有加了解,但是如果考到其中的细节部分的话,我会大脑一片空白的。在剩下的两三天的时间内,我需要把影视短片制作与编导这本书和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再过一遍。可是时间这么紧,我有没有把握能够按时完成这个任务,还有待于考证!但我有决心,也有义务把这个事情完成……毕竟这次考研是关乎自己今后三年的命运的一次机会。按照李笑来老师的说法,如果七年是一辈子,那三年就是半辈子了,我可不想让我的半辈子,说怎么过就这么过,浑浑噩噩拖拖拉拉!这所以慌张的另外一个原因,来自于我对英语政治的考研真题还没有做完,毫不夸张地说,我的二十套英语和政治的试题都是崭新的。
如果要追究为什么完不成复习的任务,那只有一个唯一的原因,就是管不住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具体表现是,在正确的时间里面做了错误的事。比如说,中午两个小时的时间,本来我是可以加以利用来看看书的,但我在今天中午却随着韩正去了他家吃饭,而且在吃饭的当口,又去了他正在装修的家,看了一下他的装修进度。反问自己,“这件事儿跟我有关系吗?”,回答是没有什么关系。那我为什么会去呢?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手管不住自己的脚呢?!既然大脑和我的时间是属于我自己的,那为什么不在个人时间里干自己想干的事儿呢?
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是我现在最需要克服的一个毛病。如果这个毛病不克服,任何事情都会拖拖拉拉干不下去。
其实此刻的慌张是一种强烈的表现,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遇到的这种慌张不在少数。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我得的是一种病,这种病叫做拖延症。一旦得了这种病,总是要等到最后期限才开始着手做手头的工作,在此之前总是会拖拖拉拉,找各种借口,让自己可以不断的拖延下去。此时也没有必要为拖延症找一个合理的借口,说什么让自己的效率可以更高,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扯淡的借口,没有任何的现实指导意义。因为毕竟,我三天之后就要考试了。
我觉得下面的说法不夸张,2016整个一年,我好像都在准备考研这件事儿,但是我感觉搞砸了。尽管在这个时候加以悔恨还为时尚早,但是我从自己的信心来看,仿佛都能看到结局是什么样子。中肯的来说,如果说考研这件事儿搞砸的话,整个2016年我算是什么事儿都没有干成。
总结以往的经验是特别容易的一件事儿,但是总结之后,执行总结后的经验,那才是最困难的一件事。长久以来,我就是失败在执行力不强的这一点上。有些时候看书呀什么的,会让自己有一种错觉,“呦!这个道理,跟我的想法是差不多!”,仿佛懂了一个道理,就好像已经执行了这个道理一样,给自己一种错误的快感和成就感。从而在真正的执行力上大打折扣,这也是干不成事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错,此刻的我是有些慌张,但是不管慌张与否,该来的事情总是会来,三天之后的考试也需要经历的,毕竟交了报名费,毕竟复习了这一年,毕竟已经给了赵老师一个承诺。从结果上能不能给张老师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不能保证,但是从行动上我起码可以给你一个积极的姿态,让赵老师认为,我起码是在努力的。可耻的慌张,可耻的想法,也是一个可耻的借口,我竟然把自己对赵老师的诺言打了一个一折的超低借口。此刻我想到的不是把试考好,而是想表现一种姿态,这个太可耻了!不单单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对赵老师也是一种不尊重。
事已至此,慌张有什么用?还是回租住房把该看的书看一下,把该理的理一下吧!最后还是要给自己一点儿希望,慌张是不对,此刻的慌张是过去自己的敷衍造成的。但我从现在开始起码可以为未来几天的不慌张加以努力。按时做好题,按时把计划当中要看的那些书看完!只有不折不扣的努力才会获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