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摇滚乐的人都死得早吗?

“27俱乐部” 成员(由左至右):珍妮丝·乔普林、科特·柯本、布莱恩·琼斯、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吉姆·莫里森。


看完标题点击进来的乐迷请不要担心与恐惧,你们的摇滚偶像将永远与您同在。——题记

很多人似乎对名人的死亡相当好奇,特别是那些音乐家的死亡。在媒体狂轰滥炸的报导之下,这些音乐人的日常生活开始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他们的过往被拿来品头论足,情史、是否入狱、学历、年龄开始成为大众的谈资与消费对象。摇滚乐手的过世对社会舆论造成的影响是所有音乐人之最。毫无疑问的是,这些摇滚乐迷不但喜欢他们的作品,同时也深爱这些创作者本人。且多数摇滚音乐人有着不寻常的死因,比如,谋杀、自杀、吸毒、服药过量、酒精中毒、飞机失事等,更容易成为媒体争相报导的头条新闻,于是在传媒这个放大镜下,摇滚乐手的死亡被无限放大。

悉尼大学心理学与音乐教授黛安娜‧狄奥多拉‧肯妮(Dianna Theodora Kenny)最近发表了一系列研究音乐家死因的文章,她检视了1950年至2014年间去世的12665份音乐家档案,统计并整理了死因和过世年龄等资料,結果有不少惊人的发现。

从她的第一篇文章《Stairway to hell: life and death in the pop music industry》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音乐家死亡的年龄与普通人死亡年龄相比,音乐家死亡的年龄确实低于普通人很多。这似乎证明了那句中国古话:天妒英才。

然后黛安娜教授从数据中分析这些音乐家死亡的原因,以及它们死亡原因中所占的比例。到底是什么原因扼杀了这些优秀的音乐呢?请看如下数据分析图示:

从图例上可以看出,意外事故、自杀以及谋杀的比例高出普通人许多倍,这也是造成音乐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公众人物承受的心理压力是普通人的很多倍,而且面对外界的质疑与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会下降,因此常导致自杀发生。从数据上可以看出,60年代初,意外死亡的音乐人是普通人的五倍;90年代初自杀身亡的音乐人是普通人八倍;谋杀身亡的音乐人也是普通人的六倍之多。

在我们熟知的音乐人中,布莱恩·琼斯(Brian Jones)、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珍妮丝‧乔普林(Janis Joplin)、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以及艾米‧怀恩豪斯(Amy Winehouse)等人是因意外事故而去世;而科特‧柯本(Kurt Cobain)、彼得·汉姆(Pete Ham)、亚历山大·巴许拉契夫(Alexander Bashlachev)等人是因自杀身亡;米亚·萨帕塔(Mia Zapata)、饶舌歌手 Freaky Tah、Fat Pat 等人却是因不明原因而被枪杀。史上最有名的枪杀音乐人事件当然属约翰·列侬的死,虽然他不在 “27俱乐部” 之列,在列侬去世30周年的纪念日,其妻子小野洋子还在呼吁美国要加强枪支管理,不能让悲剧继续重演。

黛安娜教授在第二篇文章《Music to die for: how genre affects popular musicians' life expectancy》中从这些音乐家所从事的音乐类型展开了研究,分析从事不同音乐类型的音乐人的死因。她根据已有的数据分析,将这些音乐家从事的音乐类型以及死亡原因进行分门别类的排列。从这些数据来看,似乎玩摇滚、朋克与金属的音乐人的死亡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的音乐人。

(表格中红色字体:显著地高于平均值,蓝色字体:高于平均值,绿色字体:显著地低于平均值)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摇滚、朋克、金属三种音乐类型的音乐人意外死亡、自杀比例均高于其它音乐类型。在我们喜欢摇滚乐手中自杀身亡的大有人在,Sid Vicious、Ian Curtis、Bon Scott、Danny Rapp、Tom Evans、科特·柯本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摇滚音乐人常常与性、毒品、酒精沾边,这些不良的生活嗜好也造成了他们比普通人更容易凋零。其中朋克、金属的自杀比例也高于普通值。相反那些福音歌手的所占的比重就非常低。在这里提醒那些玩摇滚的朋友,身体才是音乐最大的本钱哦!想必如果摇滚乐手看过这篇文章之后都会暗自后悔吧,年轻时没有好好的珍惜自己的身体!

黛安娜教授在第三篇文章《The 27 Club is a myth: 56 is the bum note for musicians》中,将研究转向了著名的摇滚传说——“27俱乐部”,27俱乐部是由多位在27岁时离世的摇滚音乐人组成的,其中包括艾米‧怀恩豪斯、科特‧柯本、吉米‧亨德里克斯、珍妮丝‧乔普林和吉姆‧莫里森等音乐人。

从图表上可以看出,死于28、30岁的音乐人其实比27岁的还多,而56岁去世的音乐家却是图表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但为什么没有 “56俱乐部” 呢?她推测,从大众心理层面上来讲,27岁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在这样年龄告别生命,给人留下了更多惋惜与遗憾。而且这些凑巧都在27岁过世的音乐家,同时又比其他人更具知名度与才华,因此他们的过世也特别地受到关注。

看完文章之后请您不要过分的担心与惊慌、恐惧,从事音乐创作并不是高危行业,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并不是所有摇滚乐手都会早逝,凡是都有例外,你看滚石主唱米克·贾格尔不还在舞台上活蹦乱跳,好好的嘛!而且这些研究往往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你的偶像比较爱惜自己或是运气比较好的话,他们势必会在音乐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备注:该文章的写作灵感来自黛安娜‧狄奥多拉‧肯妮的研究文章,也涉猎了、借鉴部分国内外写作此内容的文章。同时推荐读者观看黛安娜教授的研究原文。



文章作者:eyelight

版权声明:「落网」专栏内文章,未经作者及「落网」许可,不得转载、摘编。一经发现,自行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是否听过或是说过这样的话:“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为什么每次都这样?” 又或者你有这样的感慨:“我也知道晚睡不好,...
    北鲲老师阅读 666评论 6 22
  • 1,今天回学校的z,回来了。然后我和她说自己最近失眠了。会有黑眼圈的。 她说:没事儿,你脸本来就黑。 我:。。。。...
    264eec636ef7阅读 162评论 0 0
  • 文/孤鸟差鱼 南方 雨季漫长 鸟儿不香 鱼儿乱叫 南方 山丘太少 羊群爱睡 白云爱跑 南方 诗人太多 芭蕉太重 樱桃太大
    孤鸟差鱼阅读 262评论 3 4
  • 人真的是需要记录些什么的,一旦不记录就会忘记很多东西,忘记很多经验与感悟,乃至后来这些体验在真正意义上并未...
    马乔小姐阅读 596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