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槟城度假,夕阳下,微风吹拂着我们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浪漫与平和气息。晚霞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不远处,三两只驳船在街角灯光的映衬下,鸣笛起航。仿佛在召唤我们该回家了。
适逢周末,大街小巷里满是欢声笑语与无数年轻情侣们喃喃低语的穿梭身影。我身穿莫兰迪色长裙,与众多国外游客摩肩接踵。
夜幕降临,我与好友步行到蓝屋咖啡馆,同饮畅谈人生。在爵士乐的伴奏下,舒缓心情,什么也不说,彼此偶尔对视,默默无言。
从蓝屋出来后,我们沿着海岸线徐徐漫步,色彩斑斓的欧式老建筑随处可见,乔治市市中心内的百年白墙上被手绘上了无数动人的壁画。生动曼妙,令这座小城顿时平添了几分俏皮。壁画街,也是无数文艺青年都必须来此留影的网红打卡点之一。
飞檐翘角的福建风格宗族祠堂,散落在市区内的街道上。在月色中勾勒出“下南洋”的历史记录轨迹。百年风雨雕琢的闽南建筑宛如凝固的南音,燕尾脊上镶嵌的碎瓷片折射出几代华人真实的乡愁。千言万语道不尽九死一生。试问后人是否还记得那些惨烈而悲壮的故事呢?
皎洁的月光下,从前到现在,代代华人辛苦劳作,反认他乡是故乡。是真的就此安居乐业还是有着被压抑后难以释怀的缘由。我们无从得知。或许个中滋味,只有身临其境,方能感同身受。
作为一名异乡漂泊的游子,或许唯有在祭奠祖先的时候,才会想起“原乡”对于自己的重大生命意义。
槟城的每个转角处都在真实记录着过往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史。当教堂晚钟与清真寺的唤礼声在天空中回响与交织,你仿佛就能读懂这个古老贸易港口的些许往事。
几百年来,她始终是流浪者的避风港,也同样是多种族文明交汇地带,更是每个异乡人蓦然回首时,那盏照亮归途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