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
幼年期属于生长期,有其特殊性,属于家庭和社会的关注重点;
青少年期属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有较大的可塑性,气血方刚;
在盛壮期时,进入相对平稳期,遵循常规养生方法进行保养即可,特殊性并不明显;
而老年期则属于衰老期。
性别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人类由于天癸在男女体内表现的功能不同而存在性别差异,发病的规律也不尽相同,养生的方式就有差异。
男性为阳刚之质;
男子以精为主 节欲保精;调神养精;养护阳气;戒烟限酒;饮食调养;药物调养药物(熟地\鹿角胶、龟板胶、牛骨髓、紫河车)补精为历代养生家所倡导,补气助阳药物(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蜂蜜等补气药,鹿茸、巴戟天、仙茅、淫羊藿、杜仲、菟丝子等),益气补阳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鹿龟补肾丸)
体质
把人体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九种体质。
(一)气虚体质
1.调养原则补益脾肺,升阳举陷。
2.养生要点
(1)精神调养 气虚之人,多性格内向,胆小,缺乏决断能力,情绪不稳定,时常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在日常生活中,应振奋精神,逐渐培养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度思虑、精神紧张。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倾听音乐,欣赏戏剧,观看幽默的相声或小品,以消除烦恼,振奋精神。
(2)饮食调养 饮食以选择性质平和而偏温补的食物为佳,如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籼米、小麦、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狗肉、青、鲢鱼等。若气虚甚,可选用“人参莲肉汤”补养。不宜多食生冷、黏滑、苦寒、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油腻及不宜消化的食物。
(3)体育锻炼 气虚体质者体能、耐力常显不足,故以选择较为柔缓的锻炼方式为宜,如广播操、太极拳、散步、慢跑、按摩四肢及胸腹等,对纠正体质,增强身体素质有很好的帮助。气功可练“六字诀”中的“吹”字功。如运动强度过大、运动时间过久,则易出现疲劳、汗出、气短喘促等正气耗散之象,加重气虚,故应防止过度运动。
(4)药物调养 气虚之人可选用味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药物,如人参、黄芪、茯苓、白术、大枣、山药等。气虚明显者加用补气方剂,偏于脾气虚常见纳呆、腹胀者,宜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或人参健脾丸、补益资生丸等;偏于肺气虚经常感冒者,宜选补肺汤,玉屏风散;偏于肾气虚有夜尿频多者,可选肾气丸。
(二)阴虚体质
1.调养原则 滋阴降火,镇静安神。
2.养生要点
(1)精神调养 阴虚体质之人由于阴津亏虚,阳气不能内敛,火扰心神,故常见性情急躁、心烦易怒,遇事易激惹。精神调养应遵循“恬惔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平素加强自我修养,常读提高涵养的书籍,聆听优雅和缓的古典音乐,自觉地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生活和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尽量避免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减少上网次数,缩短在线时间,远离辐射。注意节制欲念,保持平和心态,以保精养神。
(2)饮食调养 饮食调以保阴潜阳为原则,宜食用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等清淡之品,并着意食用寒凉清润之沙参粥、百合粥、枸杞粥、桑棋粥、山药粥等。条件许可者,可食用燕窝、银耳、海参、淡菜、龟肉、蟹肉、冬虫夏草、老雄鸭等。不宜食用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薤、椒等。饭菜以蒸煮为主,不宜采用油煎、油炸、烧烤等烹调方式。
(3)体育锻炼 阴虚体质者,阳气偏亢,应尽量避免剧烈、耗氧量大的运动方式,以防汗出过多,耗损气阴。着重调养肝肾功能,以太极拳、八段锦等平缓柔和的锻炼方式较为适合。静气功锻炼,如固精功、保健功、长寿功等可调节人体气血经络,交通心肾,保精养神,有利于改善阴虚体质。
(4)药物调养 可选用滋滋养肝肾之品,如女贞子、五味子、旱莲草、麦门冬、天门冬、黄精、玉竹、玄参、枸杞子、桑椹、龟板等诸药。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由于阴虚体质,又有肾阴虚、肝阴虚、肺阴虚、心阴虚等不同,故应随其阴虚部位和程度而调补之,如肺阴虚,宜服百合固金汤;心阴虚,宜服天王补心丸;脾阴虚,宜服慎柔养真汤;肾阴虚,宜服六味地黄丸;肝阴虚,宜服一贯煎。慎用辛温燥烈方药。
(三)阳虚体质
1.调养原则 温补脾肾,温阳化湿。
2.养生要点
(1)精神调养 阳气对神具有温养作用,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阳气不足之人性格多沉静、内向,常表现出精神萎靡不振,情绪明显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等表现。因此,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振奋精神,调节情绪,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如可采用歌舞的方法,结合肢体舞蹈和歌曲演唱调动活力,提升阳气,振奋精神。
(2)饮食调养 应多食味甘、辛,性温热,具有温补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麻雀肉、鹿肉、黄鳝、樱桃、龙眼、生姜、大葱、韭菜、辣椒等。此类食物可温脾补肾,温阳化湿,有利于改善阳虚体质。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极为有效。不宜多食生冷、苦寒、黏腻的食物。即使盛夏,也不可过食寒凉之物,而生姜、羊肉等温热食物反宜多食,正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饮料以白开水为主,不宜饮用凉茶及可乐等碳酸饮料。
(3)体育锻炼 因“动则生阳”,故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宜采取以振奋、提升阳气的运动锻炼方式。具体项目可视体力强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内养操、工间操、球类活动和各种舞蹈活动等。在运动的同时可结合作日光浴、空气浴以强壮卫阳。气功方面,可坚持做强壮功、站桩功、保健功、长寿功等功法。阳虚之人要选择在温暖明媚的天气进行户外锻炼,不宜于阴冷天气或潮湿之地进行长时间运动锻炼。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形式不宜过激、过猛,切忌大汗淋漓,否则大汗伤阳,加重阳虚。
(4)药物调养 可选用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之品,常用药物有鹿茸、海狗肾、蛤蚧、冬虫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胡桃、杜仲、续断、菟丝子等,方药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全鹿丸等。若偏心阳虚者,宜桂枝甘草汤加肉桂常服,虚甚者可加人参;若偏脾阳虚者,选择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脾肾两虚者可用济生气丸。慎用甘寒、苦寒药物。
(四)痰湿体质
1.调养原则 健脾利湿,化痰降浊。
2.养生要点
(1)精神调养 痰湿体质者气机容易受阻,气机失于条畅,可见精神抑郁,情绪低落,故要调节心境,以主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工作,多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可多听欢快令人愉悦的音乐,观看喜剧或励志的影视作品。
(2)饮食调养 饮食以清为主,常食用具有健脾利湿、化痰降浊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绿豆、白萝卜、荠、枇、白菜、芹菜、扁豆、蚕豆、包菜等。尽量减少对肉类、海鲜等肥甘厚味之品的摄入。
(3)体育锻炼 痰湿之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气功方面,以站桩功、保健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功法。
(4)药物调养 痰湿之生与肺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药物调养以调补肺脾肾三脏为重点。若因肺失宣降,津失通调,液聚生痰者,当宫肺化痰,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疾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补肾化痰,方选金水六君煎。
(五)湿热体质
1.调养原则 清热化湿,分消走泄。
2.养生要点
(1)精神调养 湿热体质之人性格多外向,情绪易激动,多怒,好动,不喜静。放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如常读古代文学经典,聆听古典音乐,陶冶情操,沉静心智。有意识控制自己,遇到可怒之事,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
(2)饮食调养 饮食以清淡为主,主食多选择薏米、赤小豆、绿豆、大米等清热利湿之品。可多食蔬菜、水果,如空心菜、菜、、丝瓜、苦瓜、黄瓜、莲藕等。少食油炸、烧烤及肥甘滋腻助湿生热的食物。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蒜、姜、葱等。另外,牛肉、狗肉、鸡肉、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酒性辛热上行,湿热之人力戒酗酒。
(3)体育锻炼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可经常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因适当汗出,可使湿热邪气有外泄之机,游泳锻炼是首选项目。此外,跑步、武术、球类等,也可根据爱好进行选择。
(4)药物调养 可以常用、黄芩、茵陈蒿、苦丁茶等以沸水泡服代茶饮。大便黏滞不爽者,可用荷叶、丝瓜络等泡水代茶饮。心烦易怒,口苦目赤者,宜服龙胆泻肝丸。
(六)气郁体质 1.调养原则 疏肝理气,条畅气机。 2.养生要点 (1)精神调养 气郁之人性格多内向,神情常处于抑郁状态,根据《内经》“喜胜忧”的原则,应主动寻求快乐,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经常与家人或朋友聊天、谈心,常看喜剧、滑稽剧,听相声,以及富有鼓励、激励的影视作品。多听轻松、开朗、激动的音乐,以提高情志。多读轻松愉悦的书籍,以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在名利上不计较得失,知足常乐。与他人相处,要宽以待人,遇到问题,不苛责他人,从自身找根源。长此以往,逐渐培养起乐观、豁达、宽容的情操,气郁之体亦可得以改善。 (2)饮食调养 可少量饮酒,以活血通脉,提高情绪。多食一些行气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菜、大蒜、高粱、刀豆、香橼等。 (3)体育锻炼 多参加体育锻炼及旅游活动,因体育和旅游活动均能运动身体,流通气血,既欣赏了自然美景,调节了精神,呼吸了新鲜空气,又能沐浴阳光,增强身体素质。气功方面,以强壮功、保健功、站桩功为主,着意锻炼呼吸吐纳功法,以开导郁滞。 (4)药物调养 可常以玫瑰花、佛手花等具有解郁作用的花类泡茶。选用香附、乌药、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善于疏肝理气解郁的药为主组成方剂调理,如逍遥丸、越鞠丸等。
(七)血瘀体质
1.调养原则 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2.养生要点
(1)精神调养 血瘀体质之人常心烦、焦躁、健忘或忧郁、苦闷、多疑,内心孤独感强烈。因此,在情志调摄上,应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2)饮食调养 可常食桃仁、油菜、山慈菇、黑大豆、山楂、玫瑰花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米酒、黄酒和红酒等低度酒可少量常饮。
(3)体育锻炼 气血贵在流通,“不通则痛”,血瘀体质之人常有身体疼痛。可加强体育锻炼,通过运动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效果。如各种舞蹈、太极拳、八段锦、站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均可实施,总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动,以助气血运行为原则。
(4)药物养生 可选用活血化瘀药物,如红花、桃仁、丹参、川芎、当归、三七、续断、茺蔚子等。瘀血明显者,可选用四物汤、桃红四物汤等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有肢体关节疼痛者,可选用活络效灵丹;胸痹者,服用丹参滴丸、血府逐瘀胶囊;痛经者选择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
(八)特禀体质
1.调养原则 益气固表,养血消风。
2.养生要点
(1)精神调养 特禀体质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禀赋遗传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特殊体质,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表现出自我封闭、自卑、焦虑、敏感、抑郁等心理反应。
因此,在情志调摄上,多与他人交流,时常阅读励志书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饮食调养 特禀体质者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保健食谱。其中,过敏体质者应避免食用致敏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生冷、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对牛奶、蚕蛹、螃蟹、大虾等异体蛋白食物应慎用。
(3)体育锻炼 根据各种特禀体质的宜忌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锻炼项目,逐渐改善体质如对花粉过敏者,应避免春季在户外长时间运动;对冷空气过敏者,不宜在寒冷环境中锻炼对紫外线过敏者,避免在强光下暴晒等。以上过敏体质者可选择于室内进行太极拳、瑜伽等和缓的运动锻炼方式。
(4)药物养生 可服用党参、黄芪、甘草、当归、何首乌等补益气血的药物。肺气亏虚易患过敏性鼻炎者可选用玉屏风散;精血不足,易患荨麻疹者,可服用消风散以养血息风。
总之,因人养生,就是养生的群体和个体化落实,因年龄、男女、体质等群体不同而不同,也因个体不同而因人而异,这是养生的个性化和特异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