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这本书是由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和精神病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写。相信看过《正面管教》这本书的小伙伴们并不陌生吧,因为正面管教的理论基础就是来自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认为,人在社会中生活,自卑是避免不了的。为了克服自卑,人就会不断学习进步,克服自卑,争取优越感。第二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是,阿德勒还指出,人必须和社会联系,就是书中后面提到的社会情感。就是和别人和社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想在当今社会获得成功而言,尤为重要。
那么什么是人格呢?阿德勒认为人格就是一个人一整套的生活方式,处事风格。是早年和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人格一旦形成,那么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方式,感觉方式,对事物的反应就会以这个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为依据。人格是稳定的,是统一的。一旦形成,想改变就很困难。
问题儿童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实际上也是在追求优越感的时候迷失的正确的方向。所以只要家长给予正确的支持和引导,也是可以得到纠正的。
正面管教就是基于阿德勒以上的这些重要的理论建立起来的,帮助父母和孩子进行有效互动,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过程,通过有效的互动建立起良好的品质和社会适用能力,和别人的合作能力,最终让孩子获得优越感。
第一章 导言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由个人的人格统一体发动和指引,人的行为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
人成长的目标是为了追求优越感。
人格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一个人对事实的主观看法之上的。而这个主观看法和事实可能是不符合的。
判断孩子或是个人是否获得成长的一个明确的标准,就是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感情。任何削弱孩子的社会和团体感情的事情,都会危害他们的精神成长。所以孩子的父母不应该只让孩子跟一个人建立紧密的联系。比如有些孩子非常依赖妈妈,什么事情都要让妈妈替他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用创造环境条件,让孩子到其他孩子中去玩,和其他孩子接触,一旦孩子适应人际交往,那么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就不会觉得很孤独。
有三个问题是需要我们去考虑的。
第一个问题涉及社会关系。就是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
第二个问题是 在社会分工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关于一个人的职业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 和异性如何交往。这个关系到爱情,婚姻。
这些根本问题是彼此紧密关联的。
这些任务和工作在儿童期就开始了。孩子通过和父母的交往,和老师的交往,和其他的小朋友交往,来学习人际交往能力。孩子在学校在幼儿园活动中就已经在练习和体验这些问题。孩子在和人交往中是主动的还是回避的,是用冲突的方式还是合作的方式,都将在孩子的生活中不断的经历和练习。
个体心理学把对于社会有益的事情视为“正确”,把偏离社会的要求的事情视为“错误”。
个体心理学就是运用社会意识来检测这个孩子是否获得了成长。如果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是主动的,而不是回避交往,遇到问题是用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冲突的方式,这个孩子就是成熟的成长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