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防汛

2023年7月29日北京那场140年一遇的暴雨仍令人心悸。2025年的7月29日,暴雨踩着精准的节拍再度降临。


  城市再现积水内涝,有路淹了,有车泡了,有人永远留在了那场雨里。就像每年七上八下都是汛期一样,积水内涝原因基本都一样,极端天气频发,河道未按规划实施。    领导临时要听取河道规划实施工作。


  专司河道规划的刘河道,此时正在五台山休假。照理,规划是规划,实施是实施,隔壁某建设部门汇报更合适,但他们死活不接,怕领导的灵魂质问“为什么这条河道还没建”把他们钉住了。


  上午10:30,我顶着雷开始汇报。第一页PPT非常重要,一定要准确清晰的表达观点,契合领导的认知,最好就像是初恋,一眼万年,让领导瞬间有了感觉。


  我刚一张口:“从源头海绵城市——”领导忽然抬手,道:“讲干货。”


  我心里一咯噔,暗想:这句话就是干货,就是精髓,就是小时候写作文的中心句。接着续上一句:“到中途雨水管网——”


  那只手又抬了一次,我继续:“-到河道到蓄滞洪区。。。”


  旁边同事小G悄悄搡我胳膊肘,我没再坚持,把后半截咽回喉咙,让它在肚里慢慢泡发。那句“形成了从源头到中途转输到末端调蓄的全链条的防洪排涝规划体系”,就此沉底。


  我脸上挂着笑,心里翻着白眼:毕竟我也是上了年纪的人,您这么打断,有点不礼貌。算了,众生皆苦!也不过是芸芸众生!


  接下来的汇报我彻底松弛。领导听完,点点头,没再抬手。


  我给五台山的刘河道发微信:“汇报完毕,还活着。”


  他回了一个“合十”表情,像替我拜了五台山的菩萨。


  走出会议室,我有点感悟:今天松弛,是因为我已不再“看上”领导。每个职场人或许都有自己的防汛工程,需要修条泄洪通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