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一档综艺,又回来了!
还好,没让我们等太久——
《见字如面 第二季》
我等「中国第一综艺」回来。
这是前段时间,Sir推荐《见字如面2》第一期起的标题。
因为之前,它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下架原因,不明;上线时间,未知。
为什么要等?
因为《见2》第一期,有太多值得我们等的瞬间。
周迅读《太平轮生还者周侣云写的家书》,一度暂停哽咽。
观众怕冷场,掌声鼓励。
周迅反而更尴尬,担心破坏情绪,摇手示意:
别,别鼓掌。
赵立新读《吴三桂写给父亲吴襄的诀别书》,颠覆了吴三桂的奸臣形象。
不少人猜测,会不会是这种“不正”的历史观,导致停播?
还有黄志忠读《白血病人李真写给母亲的信》。
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还”,轰炸了多少人的泪腺。
在无脑、无趣、无聊综艺泛滥的今天,这样一档有心、有料、有情的节目。
不等它,等谁?
本周三,《见2》第二期回归。Sir第一时间去看了……但是。
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见2》,短了。
第一期90分钟,第二期只有40分钟;第一期读了6封信,第二期只剩4封。
第一期还设定了明确的主题,生死——这可是之前说好的,一期一主题,到了第二期呢,没主题了。
据说,第二期原定主题是“万象”,但40分钟的时长,4封信,说成“万象”可能节目组也觉得尴尬。
好在,尽管节目短了,分量却不算轻。
这一期,赵立新和于和伟读的两封信,真是别开生面。
不是单向的信,而是你来我往的回信——这简直太生动,因为已经超越了读,变成了你来我往的,对戏。
来回写信的两人,分别是汉文帝刘恒,南越王赵佗。
汉文帝写信让赵佗放弃称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而赵佗呢,貌似顺从,却暗藏杀气。
一个年轻气盛,仗势压人;一个年老睿智,从容化解。
看,网友弹幕零吐槽,全是赞美:
入戏了,入戏了
赵立新扮演的汉文帝,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汉皇帝,所以,说到这句“朕不忍为之也”时,藏不住一脸幼稚的骄横傲气。
说到“诛之已毕(我把他们全杀了)”,更是视人命如草芥,随手轻摆,拂尘一般随意。
信读到结尾,“毋为灾矣(不要再引发灾祸了)”,已经是一代霸主最后的礼让与客气,这点涵养再一过,就是杀机。
不少网友看完简直迷死了——
于和伟扮演的赵佗,当然也不弱。
年老的赵佗,在吕后统治时期被冷落,趁机称帝。
演过曹操的于和伟,这回换了一套路数。
他抹去了霸气,反而低眉顺眼的,看起来呢,很老实,很收敛……
但不要以为人家就没杀气。
说到“父母坟墓已坏削”,他的悲伤里,突然多了一丝赴死的绝决,这稍纵即逝的杀气真是恰到好处,既不冒犯汉文帝,又不让其小觑。
两个人一言一语里,都是抑扬顿挫,几句本来现代人看稍显枯燥的信,给他们读出了刀光剑影。
读完后,全场果然起立鼓掌。
这就是好演技,不需要旁白,不需要解释,直接击中每个人。
相比之下,姚晨的演技略弱。
她演绎越剧一代宗师袁雪芬先生写给已故父亲的信,但并没有成功地把观众带入。
什么叫刻意哈,就是观众还没动情,你已经先动了……
但后面,姚晨又找到了感觉,可能因为有些对白,她深有体会吧——
念到“只要你是个女演员,他们对付你的方式更多”时,姚晨马上回复了自己本色的豪爽,柔弱中,带着女性特有的不屈服。
这一期让Sir最有感触的,是梁启超写给儿女们的信,说了一场“世纪奇葩婚礼”。
新郎,是民国大才子徐志摩;
新娘,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陆小曼。
一张黑白的久远照片,却带出了当年一段轰轰烈烈的文坛八卦。
好好的才子佳人,为什么“奇葩”?
因为这两人都是二婚,徐志摩离开了张幼仪,陆小曼离开了王庚。
二婚还如此高调,可见二人的离经叛道。而这种叛逆放在当年,更是有不少人反对。
其中就有徐志摩的老师,“奇葩”证婚人梁启超。他选择了在大喜日子,向新郎新娘开炮……
读信人啊,选得太精——老戏骨李立群。
他往台上那么一站,就有一种唱反调的强大气场。
这样的“梁启超”,真是什么都敢说。
他骂徐志摩:
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
还骂陆小曼:
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
说出名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徐志摩,显然在这种场合,走也不是,留也浑身不自在。
尤其是那句“实在是不道德之极!”,感觉虽然李立群神态不动,却字字力贯千均。
(Sir被读得冷汗直冒,简直感觉100年前的这位严师扑了过来……)
都听得出,梁启超这是爱之深责之切,才敢往死里黑。
但老师也有错话,中间有两句,就三观不正得有点过时。
他把徐志摩的风流多情,说成变态:
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式的犯罪
这跟把“同性恋”说成“性变态”,同样狭隘。
那个时代的梁启超我们尚可理解,可今天很多网友,同样绕不出这套过时的思维。
节目里主持人说,骂徐志摩“渣男”、骂陆小曼“坏女人”这样的言论,几乎是一边倒。
解读嘉宾梁文道说:
我没想到今天社会上有那么多人
他的道德观,跟梁启超是一样的
在节目里,他也顺便为陆小曼正了名:
她其实是一个特别宽厚、温柔的一个人
梁文道说的,Sir信一半。
因为他应该研究过,但他说的也许仍然只是陆小曼的一面。
我们很难跨过历史长河,去完整了解一个人。
由此可见,《见2》的可贵之处,就是在一片喧嚣的大众综艺中,提供了另一种声音。
不管是上一季,嘉宾许子东的一句“好的爱情不一定要走入婚姻”。
还是这一季,对大众历史、伦理常识的各种颠覆……
发现了吗?
想顺着潮流一边倒很容易,但《见字如面》,根本没选择轻松地躺赢。
不随波逐流的它,一直敢于发出不顺耳的声音,提供独立、理智的观点。
别以为这就是普通的装逼唱反调,不,日常里我们的随波逐流,实在太常见。
Sir不由想起前几天的“江歌案”——
刘鑫在微博上放出一张照片,合照的人,正是死去的江歌。
这张照片不能拔高刘鑫的印象,但足够降低某些媒体的人格。
因为在多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中,对于这张照片的描述是这样的:
她和朋友去聚会吃饭……这时离江歌去世才2个月,尸骨未寒。
距离事发100天左右的时候,刘鑫做了新的头发,换了美美的微信头像,在朋友圈发了笑容满面的自拍……
一篇文章这样讲,还可以说是笔误;但十篇文章都这样说,就造成了很大范围的“真相”。
可笑么?“真相”,竟然是抄出来的。
Sir越来越发现,时代虽然在进步,但人们随波逐流的比例,真没什么进步。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听起来偏驳……但事实就是,明明我们每个人都能接近真理,但大部分人,放弃了独立思考的权利。
而能与随波逐流相抗衡的,只有独立思考。
从小我们就知道这四个字,长大了还是难做到。
我们看到梁启超,就觉得他是好人,就相信他的每句话。
我们看到吴三桂,就觉得他是恶人,肯定一无是处。
可奇怪啊,我们既没去过明朝,也没去过民国,怎么就轻易相信了很多传播很多次的“真理”?
其实就在前不久,我们也随波逐流过。
有多少人看到大家吐槽许知远,就的确建立了他油腻、好色、矫情的印象?
甚至,可能仅仅因为长得油腻,就已经成为很多人讨厌的理由了吧……
是的,许知远和你无关,你并不需要理解许知远。
但与你相关的万事万物,都不应该那么简单。
独立思考的根本,是学会怀疑——
拒绝第一眼印象,真正设身处地理解他人;
尊重权威,也怀疑权威;
广泛研究调查,拒绝狭隘偏见。
这可能是我们最缺少、也最需要学习的一种习惯。
因为现实中,独立思考者发出的声音,总是太微弱,太珍贵:
比如《十二怒汉》中,11个“有罪”之外的那个,唯一的“无罪”。
他并没有说那孩子无罪,他只是说他无法确定他有罪
比如一百档欢声笑语、插科打诨的国产综艺中,只有一个《见字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