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了那么多干货也没有成长?因为你没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前段时间一直在头疼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明明一直在看书、刷文章、学习干货,到头来却说不出来自己到底学了什么?

明明认认真真学习了很多知识,还记了很多笔记,用的时候就是提取不出来。

明明自己积极进取,结果却收获甚微,换做以前,我就直接自暴自弃了。

但是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不是知识的问题,也不是我不够努力,而是我没有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什么是知识体系?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知识体系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以一定的逻辑串联起来,并不断拓展、延伸的知识框架。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追求的大多都是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核心的知识,用一篇文章总结一本书的干货,似乎比把一本书从头看到尾更有效率。

然而这正是碎片化学习的弊端,只列出一个个知识点,却没有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你若想吸收这些知识点,除了死记硬背,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是,从小学开始语文老师就告诉我们要理解着去记忆,知识体系就是帮助你理解知识的最佳工具。

二、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对于不会构建知识体系的人,搜集再多的方法和工具都无济于事,反而越学越晕,因为你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方法和工具,这里直接上步骤:

1、暂停汲取新知识

为什么要让你暂时不要学习新知识?

因为我们的大脑好比一个仓库,而知识点就是一个个货物,没有知识体系之前,货物在仓库里都是随意摆放的,整理起来已经很费劲了,这时还要继续往仓库里进货,只会让我们的大脑更乱。

2、把已经学过的碎片化知识进行分类

如何把仓库里的货物有序摆放呢?做分类。

举个例子:仓库里现在囤积了一批衣服,我们如何进行分类?

第一步,按性别分类,分为男装和女装。

第二步,按季节分类,分为春秋装、夏装、冬装;为什么把春秋季放在一起?因为这两个季节的衣服差别不大。

第三步,按款式分类,分为上装、下装、套装、连体衣……

当然,也可以按功能用途、服装面料等等进行分类。

同样,如何把知识点进行分类:

第一步,把如何自律、如何培养好习惯、如何做出改变等归到个人成长干货类;把如何有效表达、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社交等归到社交方法类……

第二步,把跟自律、好习惯、改变有关的所有知识点都分别整理到一起……

比如,关于自律,目前整理了以下知识点:

自律就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有原则地对待事物,能够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自律的人,能看到长远价值。

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自律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基础。

通过目标驱动实现自律。

把自律变成一种习惯。

……

3、找出每一类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每个知识点找到自己的归属之后,还要让它们彼此之间熟悉起来。

还是以自律为例,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关系把上面整理好的知识点进行链接。

(1)什么是自律?

自律就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有原则地对待事物,能够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2)为什么要自律?

自律的人,能看到长远价值。

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自律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基础。

(3)如何做到自律?

通过目标驱动实现自律。

把自律变成一种习惯。

这样,我们的知识框架就初步搭建好了。

4、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框架搭好之后并不能一劳永逸,接下来还要不断往里面补充知识点,稳固框架,完善知识体系。

此时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新知识了,每新学一个知识点,就把它跟原有知识点之间建立链接,这样它才不会走丢。

如何做到自律?除了目标驱动和养成习惯之外,还有制定计划、及时奖励、定期复盘、远离诱惑、拒绝完美主义和拖延……

从一个知识点出发,系统性地去学习这一类知识。下图就是我完善了很多遍的知识体系:

三、巩固知识体系,完成输出

为什么懂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干货还是毫无成长?

因为你没有学以致用。只有经过大脑思考、加工的知识才是你的。

分享、写作、教学、应用都是很好的输出方式,你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才算是真正吸收了这些知识。

最后,强调一点:

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不是帮助你把所有知识点都背下来,而是便于理解和提取。

知识,存在笔记本里就好,随用随取。你看到一个知识点就能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一连串知识点,这才是知识体系的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