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日当空,暖风熏得闲人醉。坐在隔着阳台的窗边,望着远处的麦田,不是守望者,而是一抹淡绿,一夜的似水流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切事物都焕然一新,充满勃勃生机。即将开始实习的我,期待着与那些活泼,可爱,纯真的孩子们一起自然而诗意的生活。
记得先秦时期萁子曾作过一首《麦秀歌》,甚是喜欢: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意思大概是说:麦子吐穗,竖起尖尖麦芒;枝叶光润,庄稼茁壮生长。
哦,那个顽劣的浑小子啊,不愿意同我友好交往。
文词多么悲美可爱,朴实生动。一种音律美,声情相生的完美境地。与《诗经》中《国风·郑风·狡童》甚是相似: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有时候诗性的美融入到自然现实中的美,可以找到自然与诗词所带来人的最真实而直接的情感共振。
不妨带孩子们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与自然对话,使童真的心灵浸润自然的一抹绿,这一抹绿,是春风吹拂一棵棵青绿色的麦苗,随意摇摆,从而泛起一排排的“波浪“”,一阵阵“涟漪”的一抹绿,唤起孩子们心中诗意之美。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朗朗书声一直停留在教室,能不能走出教室朗读呢?我想做这个大胆的尝试。
正如爱默生所说:
“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或许这就是自然教育吧。
晨诵:游戏童谣《跳长绳》
一个男孩大哭起来,
原因只有一个:小伙伴说这朵喇叭花是摘下来的,不是自己飞来的!
这个小男孩,几乎用他全部的生命去维护这朵喇叭花:“怎么可能摘呢?这朵喇叭花,就是听到我们的歌声飞过来的!
飞来教室的喇叭花,
静静地倾听她的声音。
全课程:绘本学习《叶子先生》
这些可能都属于自然教育的范畴,而我,也会参与其中,做这个大胆的尝试,带一群孩子,来到麦田里的小径上,走进麦田中央,或走或跑、或蹦或跳、或坐或躺,从青绿到金黄,来一场乡间朗诵。哪怕一周只有一次,那也该是多美妙的时光呵!
春色不只麦田,还有桃源美景。
唐代诗人白居易《下邽庄南桃花》有这样一段描述:“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
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
恰似在描述我的家乡S256,未来也被称为“最美公路”的十里桃花谷风景区。阳春的生机,宛若初生的梦。十里桃花,在春风里荡漾,花香盈袖,静看白云飘飘。 这里有我不曾辜负的青春,正如不负春光不负己,绽放胜于繁花的美丽。每次回顾过往的岁月,在每一朵花瓣中,都会看见另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其实关于桃花的诗句真不少: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赵孟頫《东城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刘禹锡《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元稹《桃花》: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吴融《桃花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更不用提《大林寺桃花 》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诗词总是可以随着四季而不断变化:
如果春天,孩子说出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如果夏天,孩子看见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如果秋天,孩子想到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如果冬天,孩子梦到了“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有人说是:“孩子的四季诗词美育课”,那也未尝不可。而我更愿它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是孩子们一生的精神食粮。
每天清晨,阵阵微风从河面吹拂,裹挟这老泉河的水汽,令人格外清爽。岸边,大片的草坪在眼前铺展,绿茵茵的小草,不知名的野花沾满了晶莹的晨露。
每个周日,我都会与孩子们在大坝上相约,迎着微微晨光,时而漫步,时而奔跑;时而席地而坐,时而玩着游戏,唱着歌,又或者朗诵改编的《泉河晨曲》:
跃进多彩的季节
展开水粉画般的篇章
哪里去寻春日的朝阳
时令已将色彩渲染到缤纷
一袭彩装
足可轻拂暖风的家乡
雨后的翠叶
清纯到风姿绰约
乡村已抛在身后
让心返璞归真
轻盈曼妙的脚步可以起舞
送一缕微笑而看见却看不见的星辰
有人在纠缠昨夜的风雨
有人在晨风中沐浴霞光
有人在陪着狗儿在蜿蜒的大坝上赛跑
有人在和着音乐自由自在地哼唱
这长河
这春水
这高远的天空
这脚下的土地
心与心的距离
仰望东方
不需要用脚步去丈量
那便是
我倔强的成长
暖风拂晓
一抹绿的春光
一抹绿色,一丝漫过窗的温暖。窗外的阳光炙热,让人不想靠近,可是窗上那一抹绿,却衬的阳光格外温暖明亮,洒落在窗上的,是春最美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