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红包了!
当我准备打下此篇文章的第一个字的时候,我的手机突然通知“华为手机给你派红包了”,我立刻拿起手机,要是错过几个亿怎么办!结果最后只是拿到了“微博会员五元代金卷”。我内心呵呵了微博。然后下次红包通知来时,我依然迅速......
没错,今天,我们都被红包玩得团团转,那么到底是什么心理导致我们对红包如此“无法自拔”呢?我们按照惯例,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下这个行为: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下面两个心理概念:
认知失调与害怕损失
①认知失调又来了
我就是控制不了去刷朋友圈!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概念“认知失调”,有看过我前几篇的小伙伴都应该都比较熟悉认知失调是个什么东西了,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内心的两种观念产生冲突矛盾,那么我们便会产生“难受”感,并会立即想办法去减少矛盾,减少“难受”感。
举个我们每天都会被困扰的例子,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我不想刷朋友圈,但却控制不了去刷朋友圈。其实我们这一瞬间就是产生了认知失调:
“我是个有自制力的人”和“如果我不刷朋友圈,我会错过好多信息!”产生了矛盾,我们会怎么去解决这个失调呢?
不用说,看看大家一天刷几次朋友圈就明白了!
②我们好害怕损失
失去100元的痛苦,远比得到100元的快乐强得多!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概念“害怕损失”:其实,这个心理很简单,也很好理解即人们不喜欢损失,而且会想方设法避免失去。
设想一种情景,现在有两个读书打卡群:
第一个群的规则是:你每天阅读便给你发20元红包作为奖励。
第二群的规则是:你如果没有阅读便要在群里发20元红包作为惩罚。
那么哪个群的效果好?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试着分别做这两个实验,看看结果。对于我来说,我在第二个群的效果是远远优于第一个的。但其实结果却都是一样的,你阅读便可以获得20元,没有阅读失去20元(或者本可以得到20元)。在一样的结果下,却产生不同的效果。
你看,由于人们“比起获得,更害怕损失”的心理特点,我们又一次被自己欺骗了。
面对红包、朋友圈、碎片化信息,我们该怎么办?
难道我们就对抢红包、刷朋友圈这类行为束手无策吗?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下抢红包这个行为给我们带来的认知失调:
- “我是个孝顺父母和常常陪父母的人”与“我会错过几个亿!!!”产生矛盾,认知失调产生!我们犹豫不决,到底是要和父母聊聊天好,还是守着手机?
- 这个时候,微信群里出现红包!我们瞬间想:父母此刻不陪伴可以以后陪,但此刻,我不抢红包,就损失了!
- 出现抢红包行为!
那么你看,问题出在哪里呢?
即在我们害怕损失这个心理条件下,我们抢不到红包的损失是立刻产生的,而忽略家人带来的损失暂时是看不见的。所以我们无论怎么克制,都会忍不住去看看有没有红包,我们根本拒绝不了这个看得见的损失。
我们多么短视,我们为了避免短期的损失,而忽视了长期的损失!
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后,我们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即把长期损失显性化即用金钱去衡量我们陪伴父母家人的时间。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可以这样计算下:
- 父母现在几岁,父母大概还能陪我们多少年?
- 我们一年回几次家?每次回家多少天?再把天数换算成秒数。①
- 如果时间可以用金钱交换,我们愿意花多少钱陪父母?②
- ②/①得出陪在父母身边是多少元/秒
- 最后再把得出来的数字与红包数额相比
你看,自称理性的我们,是多么可笑?
明天我们将在这个理论下,分析下忍不住刷朋友圈这个问题。
最后依然以这句话作为今天文章的结尾吧。
人是这样一种动物,他们毕生都在努力使自己相信其存在不是荒谬的。而人最迷人的方面之一就是,我们有把自己视为善良、理性的人的动机——而这种需要却引导我们走上不善良也不理性的道路。——《社会性动物》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