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学习了第二节写作课《为什么我没有表达欲望?》,刘老师说到一个观点:表达欲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这个观点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觉得很多人不想写作是因为自己写不好或者不会写,从未想过表达欲这一层面。刘老师举的几个例子,也让我意识到如果当我们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时,我们必须要发表我们的言论时,我们必然会尽全力去表达出来。然而,在这个时代,我们大多数人的表达欲都渐渐浇灭,成为了“不敢说、不愿说、不想说”的“老实人”。所以我结合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思考出了以下三个原因。
过去的写作是任务要求
因为以前写作都是老师布置题目或者考试要求写,一直都是这样,潜意识对写作的印象就是一种硬性的任务,而且对写作都是别人出题我来写,而现在没有老师布置任务也不需要考试了,自然而然就不会主动地去寻找东西写也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写作了,表达的欲望自然很低。
对写作产生恐惧心理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写作了,但写作总与任务考试联系在一起,而且会给你的文章分个三六九等,老师也总用他们传统的标准来评价甚至要求你的作文,例如要有好词好句,内容情节要跌宕起伏等才是好作文。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这个层次,在这样的分数对比以及批评的打击下,对写作信心逐渐减弱,甚至对写作会产生恐惧的心理,觉得自己就是写不好。那么根据心理学知识,我们也知道,一个人对一件事越恐惧就越会逃避。
把写作神圣化
我们经常把写作当成是一件非常正式高大上的事情,把写作神圣化。我们觉得要写一篇文章前要大费周章,首先要搜集好相关的资料,准备好相应的素材,纸和笔要放好,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这样才能才是写作。有很多人还认为写很多字才算是写作,例如写一篇引经据典的议论文或者一篇情节精彩的小说是写作,而如果仅仅是写下自己几十个字的心情或者记录一下自己的感悟就不是写作。其实写作并不需要这么形式,也没有这么多条条框框。真正的写作不在乎场合,也不关乎字数。你今天很高兴发了一条朋友圈这是写作,你今天义愤填膺地写下了一篇新闻评论同样是写作。我们就是经常认为写作高大上很麻烦所以也不想去写,表达的欲望自然而然就被浇灭。
表达欲望是我们出生就具备的,是我们的一种原动力,而这种原动力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慢慢消失,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平时简单的练习来慢慢地找回这种原动力,返璞归真,找到最初的纯真。因为我也是一个挺不喜欢写作的人,但是我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所以我需要放下所有的包袱和压力,从最简单的做起。我会按照老师介绍的自由写作的方法来慢慢练习,丢下顾虑,把自己内心想说的话都写下来,找回自己的表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