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地道广东人,上高中之前,我们上课很多都是用的广东话,基本只有语文老师或者女老师才会讲普通话。
所以高中之前,根本做不到无障碍交流,我身边很多朋友也是差不多,迫于中考语文要口语考试。
我们几个比较要好的女孩子,只能硬着头皮约好,平时讲话要讲普通话,不讲就要怎么怎么样,可惜……计划半天就已经腰折了。
因为我们一致认为,讲普通话,太别扭了。
当时要考试,只能处于封闭的环境,和冷冰冰的机器交流,哈哈,OK,虽然我的普通话发音咬字还可以,但也仅限于读课文。
语言是要用的,没办法做到无障碍交流确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可惜大多数时候,我们憋半天也没办法流利地讲一口标准普通话。
高中之后,我的舍友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几个还不会讲广东话,她们只会讲家乡话或者普通话。
甚至班上还有个别的同学,听不懂广东话,这在广东并不罕见,粤西、粤东存在很多小地方的广东人,不会讲粤语,甚至听不懂粤语。
后来,就很简单了……因为同住屋檐下总要交流,我们不得不统一讲普通话。
刚开始我讲得特别蹩脚,讲了半句普通话,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一句了,所以又讲回粤语,她们一脸懵……
自己又硬着头皮,再讲一遍才勉强讲完了。
如果三年高中是入门阶段的话,大学四年就是进阶,舍友很多是来自北方的。
北方舍友的一句:包子er
哇⊙ω⊙我当时就是这个反应,这普通话,好有味道啊!潜移默化中,就模仿了,现在普通话确实可以无障碍交流了,也有很多北方的朋友觉得我不像广东的……
现在我的普通话确实讲得很流利,特别是和北方的朋友在一起,那个……范儿就提上来了。
再一个就是普通话考试,就是90多分,哈哈……
总结:
01.学语言就是要大胆开口讲,闭门造车是学不会的
02.没有环境也要创造环境,自言自语好过从来不开口
03.模仿的力量是强大的,好听的音要经过模仿才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