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包是毒药。
说实话,包包对于我这样的小女人而言,真的是“毒药”,想喝又怕上瘾,荷包大出血。于是,就走路转弯,避着它,自己还时不时提醒自己,大的、小的、黑的、白的、背的、挎的,我都齐备,功能完善,就不必浪费了。
话说,我最贵的一只小可爱包包,是2013年,小nanxi和我在慕尼黑街头,由她力主,要帮妈妈好好参谋,买包包,买首饰,当时小女孩已经是有独到的审美品味,我们俩反复比较,买了一只芬迪经典小包,又拿到了最低的折扣,皆大欢喜,价格是3600元,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这个包包,我平时不太用,出席某些重要场合,才启动它,它也非常给力,实用性和手感、眼感都让我满意。
那一回,nanxi宠着我,不遗余力,一遍又一遍陪着我,还买了三条施华洛维奇的水晶项链,条条都耐看,这些年,它们成了我的主打首饰,随时随地地发挥着作用。
今年,我在英国,又收了三只小包包,这一回的购物体验,更为贴心,由我们家的爸爸和闺女,共同参考,买包的过程中,我一下子变成了女王似的,让店里的店员都羡慕。买回的包包,我暂时用了一个,另外两个还封存着,用开的这个包包,摸着手感极佳,背着它,感觉特棒。这回,nanxi英语溜溜的,买东西时,我想问什么,她都翻译得十分到位,让我们购物舒服极了。
实践检验,买包包,我还是喜欢欧版的感觉,质感和性价比最高。
好的包包,越背越开心,当然,质地上乘是之首,再结合买包时的背景、心情、过程,之中的小插品,就是更有力的保障,锦上添花之做,必然是美好的记忆。我对买包的理念,是理性的消费,加上感性的追求,就是成功的购物,好东西,得到了要珍惜,珍惜它的价值,也是珍惜自己的生活过程。
有一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那回,我们在英国UCL大学校园里,见到一位西装格履、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手里就拎着一只老旧老旧的真皮公文包,从我们身边走过。nanxi见他引起我的好奇目光,就和我解释说,这人说不定就是大学里的教授。我猜,在那个画面里,那只包包,说不定就有着一段故事。
我认为,包包要买,但不求多,只求精,还有购包时的那份心情、对拥有的东西好好珍视,尤其重要。还有一点,买包包最忌虚荣攀比之心,人云亦云,追着世俗的标签,并不是有品味的人,我当然也是个俗人,对于虚荣之心,切记要反复警醒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