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到好多人谈论一件事,知识变现大潮下,好多吃土少男少女都纷纷变身弄潮儿,不过,很多是这股潮流的下端,不是生产者,而是消费者。别人屯衣服你屯书,别人屯吃的你屯课,沉迷学习,无法自拔。床头书柜摞满了书,可翻开过的,只有少数,都看完的,寥寥无几。
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说好的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美妙情景并没有实战,于是,好多人发出了——知识付费就是骗子/你屯的课就是你交的智商税……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论,下面附和的大有人在。
这种情况存在吗?
是的,确实有,并且大有人在。然而,不能一概而论!同样的课程,有的人听后突飞猛进,有的止步不前,有的越听越糊涂。个中差别,最大的就在于行动力上了吧!
信息,经由知识管理梳理后,才称为知识,知识经过刻意练习后,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有些人买课(买书)时很兴奋,再贵的价格也阻挡不了我一颗向上的红心❤。还以为付款的一刹那已经把知识全部运到了自己眼前,甚至已经成了自己的知识了,没有理解,没有吸收,没有内化,没有最重要的刻意练习,最后没有提升,这些课程(书)说:怪我咯……
沉迷学习,屯课或屯书,真的一无是处吗?
不见得。首先,这种行为说明了对生活的基本热情和追求,对现实的不屈服,当然,那些买时就是为了在胖圈装装的,不在这个讨论之列。
其次,屯的行为过程中,很可能导致交了一部分智商税,然而,这一过程也同时提高了自己的鉴别能力。对于已经购买过的课或书,最大的消耗其实不是钱,而是为了吃透它而付出的精力。一旦发现属于交了“智商税”的课程或书籍,那就及时放下,寻求真正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就好了,不要可惜之前的付出,及时止损才好。
再次,沉迷学习本身绝对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收益的,最终还是你自己。但是,要分清是不是学了假知识!
什么是假知识?那些别人理解了而你不理解的,那些别人讲给你听了你也以为理解了但没去用的,那些你明确理解了但就是懒得做出改变的,对你而言,都是假知识。听到不等于得到,只有内化为自己的行动知指导进而精进,才算真的学到。
如简书男神彭小六的课,号召力摆着,当然很多人听,然后呢?六哥课上强调了“不去做,然并卵”,听到每个知识点都追问一句:我能做些什么改变?可还是会有很多人不去做!能怪谁呢?
当然,沉迷学习不是绝对的对!
在追求自我精进的路上,还是需要把握几点:(自勉)
1.懂得鉴别,去伪存真。
2.不要贪多,去粗取精。
3.吸收内化,由此及彼。
4.刻意练习,由表及里。
最后,附上六哥第一课课后作业——设定自己的行动指南。祝大家都能收获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