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老师提出了“青春语文"的教学主张,她说:教法就是活法。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她的课堂善于整合教材,节奏快,容量大,思维活,力求课堂感动学生感动自己,去挖掘文本教材的生命意蕴。
其实还有更多,语文教学流派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精彩纷呈却又让人迷失自我,每位名师的课有自身的特点,听了对我们都有启发,而我们学习似乎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弊端,甚至有时候“邯郸学步",倒不知道自己的语文课堂该何去何从了。我们到底应该学习名师的什么呢?
学习名师的教学理念,不管他们的课堂如何百花齐放,他们的理念是相通的。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去教学,课堂上扎扎实实的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语言学用的训练。一定是基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更不是教师的演,更不能演变成ppt的灌输,每节课让学生在语文积累和语文训练上有所收获。其实细细品味各位名师的课堂,他们在自觉不自觉地把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在自己的课堂中,语言的运用、思维的提升、文化的传承,审美的鉴赏,无一不悄然渗透在他们的课堂之中。
学习名师的文本细读。为什么各位名师的课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最关键处是他们对文本的深耕细作,发现了常人没发现的语言的魅力,品味到了常人没有品味到的佳境,引导学生领悟到了文本更深处的内涵,令听课的我们也是心潮澎湃波澜起伏,涌动着从文本深处体味到的美妙欢悦。这种高屋建瓴的功力,是持久的修炼,是大量的积累,是厚积而薄发,是博观而约取,使大量的阅读把名师的眼光练得那么犀利敏锐而又深邃的,他们才看到了常人所没有看到的绝妙风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是需要长久的苦功夫。
学习名师的成长之路。我记得贲友林老师说“我的成长,可以复制”。是的,通过名师成长的轨迹,我们可以少走弯路,成长的更快一些。其实名师走过的路并不陌生,扎扎实实的课堂实践,认认真真的教学反思,海量的阅读积累,大量的专业写作,有效的课堂创新。还有最最关键的一点,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支撑他们的是对教育的无比热爱,是对教育的那份深厚情怀。我们看到的是名师每年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几十万字的教后反思,他们所有的共性就是量大,坚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提炼。我看到过余老师80年代做的读书卡片,埋头做学问30年,当他再次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他的学术理念已经站在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认真钻研名师的课堂。阅读他们的教学理论,欣赏他们的教学设计,阅读他们的课堂实录,认真揣摩他们设计的精妙之处。我曾经“复制"他们的课堂,效果也不错,只是我们的“原创”能力太差,但在这样的比较中,你能迅速发现自己课堂的差距所在,从而更快地去调整改变。学习名师,首先是模仿、复制、借鉴,有时候也可以小范围的穿插;但慢慢的你要发现自己的课堂特点,自己擅长的教学特色,慢慢把自己的课堂与名师的相融合,在这样的融合过程中慢慢找到自己独特点,像蜜蜂采百花之蜜而酿成自己的“蜜"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博采众长,又要有所取舍,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当你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时,说明你的课堂教学也日臻成熟!
其实每个名师都在不断成长完善的过程中,我曾听过程翔老师不同时期的三节课,青年时期他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下功夫;中年时期他在课堂朗读、赏析上下功夫;现在他的课堂已经浑然天成,不在形式上下功夫,在文化濡染上下功夫,课堂已经没有刻意斧凿的痕迹,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貌似云淡风轻、亲切自然,却又博大丰厚。大部分的名师都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然后在理论的支撑下再实践再提升,就这样回环往复,最后形成自己完整的课堂理论实践体系,相互印证,堪称完美!没有哪位名师是空头的理论家,他们总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如果单单是口头理论家,那他的理论也不一定得到大家的共鸣。
学习名师,就是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设置一位榜样原型,时时以名师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向前走。既可以学习多个名师,博采众长,也可以跟定一位自己内心十分仰慕的名师,得其真传,悟其精神。
学习名师之后你一定要找到自己,找到精神熔铸后那个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