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告诉你,跟着他的方法练习,你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你有没有动心?是不是想起了各种广告软文?
最近慕名读了大名鼎鼎的《刻意练习》。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正如其副标题所言——通过刻意练习,可以在希望从事的行业/领域从新手成为大师。
这种练习是有目的的,与我们传统印象中的“一万小时理论”不同: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标,需要练习者专注并坚持反馈,需要持续挑战舒适区范围。这种练习并不舒服,可能会出现瓶颈和障碍让练习者坚持不下去,这就需要练习者有强大并持续保持的动机,并能够主动从不同的方向想办法达成目标。
读完颇有收获,但可能期望太高,稍稍有点小遗憾。一是书中提及的理论,我们日常学习其实都有接触和实施,只是没有这么被系统地介绍和整理过;二是可能由于作者想提出一个广适性的学习方法,所以具体练习方法提的比较少;三是本书有个欧美同类书籍的通病,各种证明该方法有效的实验介绍得过多,需要干货的同志们可以直接跳过去。
一、天赋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的
本书首先通过数字串记忆实验和绝对音准训练实验,提出在记忆能力、音乐能力方面,刻意练习能够达成技能。
为什么能够达成?这是因为人的大脑与人的身体一样具有高适应性。书中通过研究伦敦出租车司机和普通司机的大脑,发现伦敦出租车司机大脑中,海马体的一个特定部位比其他实验对象更大。
这是因为人的身体具有一个维持“体内动态平衡”的倾向,一旦出现外界压力导致被迫走出平衡能补偿的界限,人体各项机能相关物质就会出现异常变化,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以适应新环境。
二、刻意练习就是有效利用大脑的适应能力
刻意练习的原理就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将人体持续推出舒适区,使身体补偿变化不停地发生,从而导致技能不断进步。
要注意的是: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迅速。太难的挑战,一是身体补偿难以达到,二是练习者很容易就放弃了。
正是由于这种原理,刻意练习有三个重要的细节:
1、折弯幼枝效应。青少年的适应能力比成年人更高。如同树木一样,同样的力度折树枝,幼枝很容易被折弯并顺着折弯的方向健康生长,而成年枝条就会出现难以折弯或者被折断的现象。
2、有得必有失。通过超长时间的训练来发展大脑中的某些部位,可能得付出一些代价。因为密集训练会导致受训者的大脑将越来越大的部分专门用于这方面技能,从而留给其他技能的部分变少了。
3、用进废退。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练他们便开始消失。本人2015年通过的日语N1考试,前几天刚测词汇量,已经降到了N3水平。
三、刻意练习的一项核心要点就是持续创建并完善相关的心理表征
具体怎么进行刻意练习,不同行业的标准不一,但有一项通用的就是创建并完善心理表征。
书中对心理表征的定义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物体、某观点、某信息或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其实就是信息预存的模式(概念与具象、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保存在长时记忆中,可有效且快速地顺应某些类型的局面。
书中提到一位国际象棋大师——阿廖沙,他始终以专业国际象棋为目标进行刻意练习,反复研究经典棋局、进行模拟对弈,不断地在心中建立各种棋局的心理表征,从而导致他能够在与他人下棋时不再关注棋盘,因为他已经根据长时期的心理表征,将该局棋的形势以及对手下一步可能的走向。
将杰出人物和我们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经过年复一年的联系,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已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这些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表现卓越。
1、心理表征铸就杰出表现
优秀的心理表征,使得训练者能够对该领域/行业涉及到的情景和技能做到烂熟于心,能够使训练者不断提高对该领域/行业认识的高度和深度,有助于在行业内找出规律、预测未来、解释信息、组织信息、制定计划。
通过不断地创建和完善,训练者往往能够将这种心理表征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潜意识,从而进行无意识决策。这点在技术类技能和运动类技能中尤其明显。比如熟练的司机已经不再需要记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该换挡等等,因为这时他似乎已经达到了人车合一的境界了,每个动作都是下意识的。
2、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学习
心理表征可以作为学习反馈的一种方法。该书举了一个音乐方面的例子,研究发现,成就最杰出的音乐学校学生,能够更好地辨别作品的哪个部分最难演奏、最需要采用不一样的方法勤加练习。他们正在运用自己的心理特征,明确什么是好的表现,以及明确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训练方法。
技能与心理表征间有良性循环: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越好;心里表征越好,有效练习以磨练技能。
四、如何应用刻意练习?
1、最适合应用的领域/行业
(1)有客观的绩效测量
(2)有足够的竞争性
(3)该领域/行业已成规模:技能培养时间长
(4)训练方法成熟
这是由刻意练习的定义所决定的:根据当前能力设计的练习活动,目的是促使其提高当前的技能水平。这就导致刻意练习必须是:
(1)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训练方法,以循序渐进地提高技能,这就意味着该行业最好是已经有前人在不断完善、研究相应的技能。
(2)学习目标指向明确,学习过程包含反馈,并为应对反馈而调整的努力。这就意味着该行业/领域需要有足够客观的绩效测量,练习者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制定学习目标,及时反馈。
(3)有意而为之。刻意练习是发生在舒适区之外,需要不断尝试刚好超过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如果没有强大的动力,难以成行,强大的动力可能来自于兴趣、可能来自于该行业/领域带来的红利,而对于该领域/行业来说,一个普适性的特点就是需要具有竞争性,足够的竞争能够激发人类的胜负欲,是动机的一大来源。
2、没有上述特点的领域怎么办?
尽可能地运用刻意练习原则:找到该领域的杰出人物,发现他和其他人的差距,最好是能找到优秀导师,如果没有,则自己研究杰出人物、归纳练习办法,制定可操作并包含反馈的计划,进行刻意练习。
七、工作中刻意练习
在已经受过训练和在职的人中,如何提升的问题。
工作中往往由于时间限制,并不能够等待训练者从头开始,而且训练者由于长期从事相同工作,心理已经出现疲态,难以发现或者懒得发现短板,这种情况下的刻意练习建议做好以下三点:
1、明确目标:聚焦于绩效和表现,以及如何提高绩效和表现。
2、边干边学、及时反馈:以练习为导向的心态,多咨询行业专家、有经验的同事等等,尽可能地利用刻意练习原则。
3、反复多次的离线练习:即不断地模拟训练,书中提到一种王牌飞行员训练方法,也就是现在军队中常用的模拟演练。着重强调动手做,通过模拟实操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八、生活中刻意练习
工作之外,想要提高技能的问题。
1、精心设置目标,可操作、可持续。也就是俗话说的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地方。
2、找到一位好导师,按需求及时更换
3、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较短时间100%投入>长时间70%投入
4、没有导师:运用3F原则(focus、feedback、fix it),即专注、反馈以及根据反馈及时修正练习方法。
5、跨越停滞阶段:找出停滞原因,并针对性刻意练习,以新的方式挑战你的大脑/身体。
6、保持动机:一是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保持健康与休息,专注训练1h左右;二是强化继续前进的理由,包括成功带来的信念以及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
书中最后还有三章:“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用刻意练习原则解释天生才华”、“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主要是讲如何应用刻意练习原则进行教育方面。计划以后有时间做一个儿童教育方面的专题,包括蒙特梭利等主流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就不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