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职场妈妈谈陪伴,不与全职妈妈谈金钱,是一种尊重!

来看几个典型的。

诺奖得主屠呦呦,她女儿满月后就交给了自己亲妈,直到女儿十岁才回到身边。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她老公麻一鸣包揽家务和照顾孩子,认为她的时间不应该被浪费,应该贡献给科研。

飞天奖得主热依扎是个单亲妈妈,在获奖感言里特意感谢了月嫂,是月嫂对宝宝的精心照顾,才能解放她出来拍戏。

名人都不能兼顾陪伴和挣钱,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徐玉梅师范毕业分到县高中教书,业务能力强很快成为教学骨干,从高一跟班到高三被委任重点班班主任,常年单休,下班晚是常事,每周还有一天轮值观看住校生上晚自习。

30岁那年结婚刚好赶上徐玉梅读在职研究生,寒暑假都要到省城上课、考试,要孩子的事情只能暂缓。

后来顺利怀孕,还好徐玉梅身体素质好,家离学校不远步行就能达到,一直坚持到毕业生参加高考,报完志愿徐玉梅的儿子就出生了:没有奶水,纯奶粉喂养!

休完产假,徐玉梅迅速回归职场,儿子被送到公婆家帮带,老公下班后住过去晚上带儿子,周末再接回自己家。磕磕绊绊儿子长到上幼儿园,夫妻两个都要上班,早晨幼儿园和工薪族时间一致,下午幼儿园提前一个小时放学,只能让幼儿园工作人员把儿子送到门卫那里。

最怕的就是老公出差,徐玉梅只能委托亲戚帮忙,周六把儿子放在爷爷奶奶家。

有一年冬天,老公被派到外地学习,婆婆的胳臂骨折,幼儿园放假早,儿子怎么办?无奈之下徐玉梅接受了大嫂的意见,让侄女陪着儿子,一直到年关才接回自己家。

看到儿子的那一刻,徐玉梅眼泪就流出来了。


苏小娟本来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老公按部就班上班,她经营一家小店,白天把女儿带到店里照顾。

可是慢慢地苏小娟发现了女儿不对劲,三个月不会翻身也没有太在意,六个月不会坐还以为女儿缺钙,可是女儿九个月的时候别说爬行,坐都坐不稳,这下苏小娟懵了:莫非……莫非……

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脑瘫,犹如晴天霹雳把苏小娟夫妇炸蒙圈了:目前还没有好的医疗方案,只能借助康复训练。无奈之下,苏小娟转掉小店,专心在家照顾女儿。

女儿两周岁的时候发高烧,婆婆温婉提醒:“要不就不治疗,咱再生一个。”

苏小娟怎么舍得放弃?老公还想搏一搏!于是带着女儿转到北京大医院救治,效果依然甚微,从此苏小娟死心了,就在家陪着女儿进行训练。

一个人养家本来压力就大,更何况还要给生病的女儿进行康复训练?经济压力接踵而来,老公时不时抱怨:“你就不能省着点花钱,我挣钱也很辛苦的。”

“你以为我不想出去挣钱?我开店的时候轻轻松松挣的不比你少,要不然你在家看孩子,我出去挣钱?”苏小娟也是一肚子委屈。

周末,苏小娟果然外出寻找机会,老公全职在家带孩子,到晚上竟然快崩溃了:吃饭要喂,一顿饭差不多40分钟;喝水更要小心担心被呛着;躺着孩子闹,坐走步车最多一个小时就得抱出来训练,按摩、扶着迈步,一天两次,还要按时给孩子做饭。

晚上苏小娟回来,老公彻底瘫软:“没想到带她比上班累多了,上班还有午休时间,一天的工作也不是满负荷,中间摸鱼的时间还是有的。”

苏小娟体谅老公的经济压力,在地下室准备了两张麻将桌申请了营业执照:每天晚饭后约两桌人过来玩,收点桌子钱补贴家用,每天像个旋转的陀螺。


事实上,我从未见过不依靠外界力量,一手带娃一手工作,两边兼顾都很成功的妈妈。我只见过只顾一头,另一边不尽人意的妈妈,比如抛下孩子去加班出差外派,被丈夫公婆指责当妈的心狠,孩子跟她感情淡漠,长大后有任何心理问题都是妈妈抛下他的罪过(但是爸爸整天不着家,就没人指责他抛下孩子毁了孩子)。

要么是全职带娃孩子很依赖她,但是孩子大了以后,妈妈别说事业了,重返职场连份糊口的工作都找不到。

或者两边都勉强顾得上,两边都马马虎虎的妈妈,哪怕是送外卖或者摆地摊,拖着个孩子挣到的钱都比正常情况少很多,孩子还跟着风吹日晒。

但凡需要一点脑力的工作,哪怕只是做个图,孩子的哭闹,叫嚷,时不时来刷一下存在感的行为,都严重干扰工作进度,母子俩一起心烦崩溃。

道理也很简单,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不会因为做了妈妈忽然多出来哪怕一分一秒。但是工作和带娃都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体力,且两者互不兼容,很像是同时打两份风牛马不相及的工,比如写代码和开滴滴,你不可能开车时琢磨怎么修漏洞,坐电脑前同时还能开车送人,不可能跟全职的码农或者滴滴司机比业绩。

所谓的“丢下耙儿弄扫帚",只要没有分身术,谁都会顾此失彼。别说体力不占优势的女人,你换个男人来也一样。

那些宣扬事业家庭双肩挑的女人,往往她们连尿不湿都不太会换,连孩子辅食都没做过,孩子自有背后的人全盘照顾,更没有陪着孩子一夜一夜地熬,她们就是工作完毕逗逗孩子,拍几张照片彰显一下亲子关系良好,塑造出她们“事业家庭双丰收”的人设,来制造焦虑收割韭菜。真正亲手养过娃的,都说不出这么轻飘飘的话。

生育黄金期也是体力黄金期和工作黄金期,所谓的去捡垃圾都又快又好的年纪。对于看重工作的女性来说,带娃人选是在备孕时就必须敲定下来的,最好还有两个选项,一个放鸽子了另一个马上能顶上,而不是等到怀了生了再诉苦“没人带还能把孩子塞回去?”正是因为孩子塞不回去,才更要有万全之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