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与未来

      出差途中,偶遇一26岁网约车司机,很是健谈,他早年在北京从事修车、贴膜等工作,由于发展空间不大,回到广州干网约车司机,他很开心地告诉我,每天他主要跑携程单,由于多数单子都是从机场接机的单子,客单价基本都在百元以上,每天跑五六趟就可以有月将近1.5万元的毛收入,而且每天工作时间虽然长达十三四个小时,但真正驾驶的时间仅有5-6个小时,相较其他每天在市内长时间奔波的网约车司机,自己对现在的工作性价比极为满意。

      闲谈中,无意间我谈及了国内智能电动车产业发展趋势,智能驾驶替代人类驾驶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时健谈的他突然沉默了。为了打破尴尬局面,我建议这个只有26岁的网约车司机及早未雨绸缪,想一想未来自己还能从事什么更有价值、更有保障的工作。我问了他几个问题,引导现在还很迷茫的他进行思考:

      1.你喜欢什么?未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会很开心。

      2.你喜欢的领域里,有没有很难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

      3.这些工作里,有没有有复利效应的工作?即干的时间越长,就越有价值的工作。

      随着我们的交流,他的思路一点一点聚焦:

      1.他喜欢车,所以早年就从事修车行当,对各类型车参数、配件都很门儿清。

      2.他认为改装车由于个性化极强,虽属小众市场,但预计会持续存在,未来很难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所替代。

      3.他认为汽车精洗也是小众市场,客户要求高,目前市场供应不足,但客户需求稳定,未来很难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所替代。

      在我的启发下,他说回去要再认真思考一下,决定究竟进入哪个行业,尽早进入,从头干起。我告诉他,其实道理很简单,所谓复利效应,是需要长周期的积累,厚积薄发,这两个行当全都需要逐渐积累经验、积累客源、积累口碑,一旦完成技术积累、客户积累,有较好的市场口碑,未来的发展之路就会被打开。

      未来的社会,人工智能、机器人替代普通劳动者这一定是趋势,一直以来想聚焦思考一下,人工智能时代普通人的生存路径。与这个小伙子的交流,让我自己也是很开心,或许我引导他思考的话题就是方法论之一。聚焦到车后市场,我们找到了两个小方向,其他各行各业,我认为或许都有这样的细分领域存在。今天的短文就当抛砖引玉吧,希望朋友们能思考一下自己能找到的适合普通人就业的具备复利效应的行当,咱们可以做些交流。

      一点感悟共分享,周末愉快!                                           

       

              2024.12.2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