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依戀型態

▼依戀型態
每個人從小與照顧者的相處模式,
會在過程中逐漸形成三種不同的形態,
分別是安全、焦慮、逃避。

這種性格是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的,
可以稱它為依戀型態,也可以稱為是內隱的習慣。

▼無法改變的習慣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著其中某一個型態,
或是認知到自己是哪一種型態,
卻覺得這是無法改變的,
就連我也曾經這樣認為。

看了一些書跟資料給的建議都是要多跟安全型的人相處,
直到有一天,我才突然發現,
依戀型態既然是跟照顧者的相處模式養成的,
那是不是也可以歸類為一種習慣呢?

只是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養成了這樣一種習慣,我稱它為內隱習慣,
習慣是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的,
因為那時候我們還小,還沒有足夠的心智,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既然知道它是一種習慣,那就有辦法改變。

▼如何改變
我自己是逃避型的(雖然我也沒有很想變成安全型),
但是安全型的人確實有很多好處跟優點,
所以從我意識到這是一個習慣之後,我就決定要改變這個習慣。

很多建議都是要去接觸安全型的人,
可是對於逃避型來說還是有點困難,
所以我開始思考碰到某些問題時,安全型的人會如何面對,
然後漸漸地去使用安全的人會使用的方法,
也漸漸的變的跟以前不一樣。

▼非安全型的優勢
我覺得從逃避或是焦慮轉為安全型的人,
都比安全型的人更具備某種程度的優勢,
以我來說雖然我可以說我是安全型,
但我也不會去抹滅我逃避的特性,
原本的這個依戀型態讓我能夠好好地度過以前比較困難的時段,

而且因為原本就是逃避型,所以也能保有原本的優點,
接著吸收安全型的優點,這是原本就是安全型的人所辦不到的事情。

▼直面自己的內心
只要是習慣就有辦法改變,
不管是逃避或是焦慮,都有某些心理上需要處理的問題,
隨著我們不斷的去嘗試安全型,會逐漸的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這也是一條面對自己的路,
雖然這條路並不一定好走,但是走完真的會快活許多,
因為我們並非注定是這樣,我們是有能力改變自己的,
也許我們從小並沒有被好好的照顧,
但我們其實是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
只要你願意相信自己,好好的面對自己的內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然衝擊療法由丁愚仁老師發明,又稱「禪拍」,「拍打」,"自然拍打"。 丁師及其團隊總結經驗,不同的各種病症(含絕症...
    YouAreMyMusic阅读 6,820评论 0 4
  • 《達爾文所未知的》解說詞 撰寫(Written):阿爾芒·馬裏耶(The Animal Mother) 翻譯(Tr...
    JENTSON阅读 5,328评论 0 1
  • 原来我非不快乐 始2016.6.27 聽說,能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兩種動物,一是雄鷹,靠著自己的...
    _行走中的蝸牛_阅读 5,381评论 1 8
  • 西江月 自嘲 闲来对镜观察, 兀自不胜惊讶。 昨日青...
    天中散翁阅读 1,274评论 0 0
  • 每个家长都是纠结于孩子的吃饭问题。今天早上,我5点多就醒了,然后悄悄起来,给孩子做饭。但是也做好了思想准备,估计我...
    开心的灵通阅读 1,1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