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明明自己亲眼看见的事,换个人说就变了味?其实啊,咱们每个人能百分百确定的真相,大概率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事,其他的或多或少都带着偏差。

这不是主观臆断,心理学早就给出了解释。大脑处理信息时其实是个“认知吝啬鬼”,面对海量信息只会挑显眼的来加工,剩下的全靠自己补。就像法庭上的陪审团,盯着嫌疑犯看就觉得他有罪,盯着审讯员看又觉得是逼供,不是他们故意偏心,是注意力在哪儿,判断就偏哪儿。

更有意思的是“错误信息效应”,你以为的 “亲身记忆” 可能都是假的。当年陕西华南虎事件里,目击者本来只是看到个不明动物,可架不住周围都在传 “有老虎”,最后硬是把记忆改成了 “看见带横杠杠的大老虎”。连自己的记忆都能被重塑,更别说听来的、看来的二手信息了。

有人说“没经历过就没资格说”,这话其实也片面。老兵亲历过战争,可他未必知道全局部署;长辈熬过苦日子,也未必清楚时代背后的原因。反过来,我们刷到的新闻、听来的八卦,都是别人加工过的 “二手真相”,早丢了一半细节,加了三分情绪。

不是说外面的信息都不可信,只是得明白:别人说的真相,都带着他的视角滤镜。你看同一场电影,有人为爱情流泪,有人骂逻辑不通;聊同一个明星,有人夸敬业,有人说炒作。不是谁在撒谎,是每个人的经历、情绪都在偷偷改剧本。

所以啊,不必为“谁的真相更对” 争得面红耳赤。你吃到的苦、尝到的甜,是只属于你的真实;别人口中的是非对错,不过是他认知里的版本。多听听不同声音,但别丢了自己的感受 —— 毕竟这世上唯一不带偏差的真相,就是你亲身走过的那些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