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与人工智能学院 23信息本2 覃子錡 2023413234
午后的天色突然暗下来,我蹲在花坛边看蚂蚁搬家。它们排着细密的队伍,在青苔覆盖的砖缝间穿梭,每只蚂蚁都举着比自己大几倍的食物,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微型军队。
最先发现异样的是几只工蚁,它们突然加快脚步,触角急促地摆动。很快,大部队开始转向,朝着更高的土坡行进。有只蚂蚁被一颗小石子挡住去路,它绕了两圈,忽然爬上石子,用触角顶住食物往前推,石子骨碌碌滚到一旁,它又立刻回到队伍中。原来在危机面前,灵活变通比盲目坚持更重要。
暴雨前的风卷着落叶掠过花坛,几只蚂蚁被吹得偏离路线。但它们很快调整方向,用六条细腿紧紧抓住地面,触角始终朝着巢穴的方向。想起去年在黄山看松鼠搬家,它们抱着松果在树间跳跃,哪怕松果掉了也不放弃,而是折返捡起继续赶路。原来所有生灵都懂得,生存从来不是坦途,但只要目标明确,总能找到前行的方式。
雨点开始砸下来时,蚂蚁队伍已经接近土坡顶端。最后几只工蚁正合力搬运一只死去的同伴,它们用头顶住尸体,脚步缓慢却坚定。突然明白,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里,不仅有竞争,还有温情——哪怕在生死时速中,也不抛弃同类。这让我想起疫情期间,楼上奶奶总把熬好的粥放在我家门口,而我会悄悄帮她取快递,人类的互助,何尝不是另一种“蚂蚁精神”?
暴雨倾盆而下时,我躲进屋檐下。透过雨帘望去,蚂蚁们早已消失在土坡的洞穴里。水洼里漂着几片树叶,偶尔有一两只落单的蚂蚁爬上去,随波起伏却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划动触角。忽然觉得,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宇宙中的“蚂蚁”?在生活的暴雨里,有人忙着搬家,有人困于洪流,但只要不放弃前行,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庇护所。
雨停后,我蹲回原地。湿润的泥土上,蚂蚁队伍又开始往返,仿佛刚才的暴雨只是一场插曲。一只蚂蚁爬上我的鞋尖,触角轻轻碰了碰我的鞋带,又匆匆离开。此刻阳光穿透云层,在花瓣上折射出彩虹。原来生命的韧性,就藏在这些微小却执着的瞬间里——是暴雨前的未雨绸缪,是困境中的相互扶持,是哪怕被生活打翻,也能翻身继续向前的勇气。
站起身时,裤脚沾了些泥土。但我忽然懂得,比起躲避风雨,更重要的是学会在风雨中行走。就像这些蚂蚁,它们从不在意自己的渺小,只是专注地搬着脚下的食物,一步步靠近温暖的巢穴。而我们,也终将在自己的“搬运”中,找到生命的重量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