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阅读与深阅读。两者的区别不是读书时间的长短,也不是有没有摘抄名师名句,关键的区别是有没有思考,有没有把感情带入,引发自己的大脑运转。如何引发思考?一是与孩子读同一本书,读后交流中引导孩子思考的角度;二是带入生活,比如读福尔摩斯,让他们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玩观察游戏,引发孩子代入感;三是少看电视,不看肥皂剧,肥皂剧是形成浅阅读而排斥深阅读的重要障碍,即使看电视推荐看纪录片为主,纪录片本身也是一步步引发思考,讲明缘由的过程。
2/好词好句。阅读,要善于好词好句的积累。每本书不在多,三五句即可,在摘抄时注意几点,一是分类,人景事,人又可分外貌心理,老人小孩,男人女人等等,根据小学作文要求来分类,根据孩子的喜好来分类。二是多用,在孩子家里写作业时,提醒他们参考自己的好词好句本,不要怕孩子形成抄袭的习惯,这是一个转化成自己内容,活学活用的过程,要多鼓励。
3/要积累的词汇。一是成语,约定俗成的常用说法,让文章更加凝练。但成语要视情况,低年级多运用,提高层次,但高年级不要总出现简单成语,更需要细节的勾勒和描写了,可以把成语内容展开来说,提高文章生动性。二是细节的描写词,如量词的积累(瀑布,弯弯的月亮),表示颜色的词(红,酒红,玫红),衣着的描写,段落衔接的词(首先其次然后最后),表示程度的副词(很、非常、十分),表示比喻的词(宛如、好似、恰似、就如……一般),表示说、看的等动词。
4/运用成语、典故。要将成语还原到故事之中《中国典故故事大观》。没有故事的成语,只能量的提升,找共同点归纳,词语接龙,一字成语,都和生肖有关的词语,千*万*,*言*语,每天积累几个。
真正的能耐不是应试,而不会应试就说明你没有能耐
5/语感培养。一是诵读,5-15唐诗三百首,朱自清《春》等。二是学贯,10岁开始,旁征博引,学贯古今,侧重在深阅读,避免成功学,心灵鸡汤,成人化小说都不要,重在经典。三是涉猎,15-25,什么都可以读,即浅阅读。
6/书单。图画书,古书典籍(中华书局),文学类,纪实类,思想类(哲学政治),科学类,实用类(心灵鸡汤,经管类),工具书,教育类,历史类。读书次序:图画书——文学类(小学进入。儿童文学,短篇,中篇,世界名著)——科学类(三年级,十万个为什么,小牛顿科学馆,昆虫记)——古典类(从读的懂开始,不是小时候的背,四五年级左右。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历史类(四五年级,到初中,结合教学更好,稍晚于古典类,不是历史故事。)——纪实类(高中开始,为议论文做准备,了解中国社会,还有南方周末)——思想类(大学后)——实用类(工作后)——工具类(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