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极品,其情感往往一清如水,超越悲喜,深情与豁达能够同时并存。以诗为例,西方抒情倾向于“激情”,东方抒情倾向于“温情”。前者,谓之“极端情感的自发流泻”,用英语来说就是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后者,谓之“发而能止、之而能持、纵而能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一言以蔽之,就是“分寸”。
“分寸”谓何?举个例子,分享一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大概是说,苏轼在路上走着,忽然听墙的另一边传来一位少女仿若清川碎石般澈甜的笑声,于是他踮起脚尖,偷偷地往墙里窥视,想看看这位少女美丽的容颜。可是少女发现有人在偷看自己,于是跑掉了,笑声越来越远,直至听它不到。然后苏轼有些懊丧地摸摸鼻子,觉得自己蛮多情的,对方又蛮无情的,于是自我解嘲般写下这首调侃自己的词。
蒋勋在分析这首词的时候说: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格调。他不侮辱自己,也不侮辱对方。在情感的多情与无情当中,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而不替对方设想。但是苏轼没有,他觉得,没办法啊,“墙里秋千墙外道”是一个现状,无可奈何,一如人生嘛。
人们常说,心动常常带来危险。当你听到“墙里佳人笑”的时候,你心动了,想要越过这堵墙。可当你越过这堵墙的时候,“笑渐不闻声渐悄”,深情的载体消失掉了,所以你只好调侃自己说,我不该逾越这个分寸。
稍微再向纵深处滑进:苏轼二十岁时和爸爸、弟弟一同参加考试,顿时惊动朝野。欧阳修非常欣赏他,觉得他是考生中最优秀的那个,可是不敢给他第一名,因为怕他得意忘形,于是给了他第二名。但是苏轼那时候不懂,对有些人来说,一个极为有才的人站在那里,仅仅站在那里,就已经构成一种威胁。
你写文章好容易,别人写文章好难,所以你其实一直在默默地伤害别人而不自觉。所以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前一直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每次做官都被派到最不好的地方,为什么我这么有才却不被皇帝看重。
可是,有才为什么一定要被看重?当一个人有朝一日能够明白“墙里秋千墙外道”的分寸,能够理解有才与无才在这世间并存的意义,才能达到先贤所说的生命会上升到更高一级的境界,拥有更大的包容与豁达。
可是我连有才的程度都没达到,更没有必要去纠结甚至去思考这样的“分寸”,只能努力往这个方向前进。按着圣人先贤的路走上一遭。突然想起王朔在《致女儿书》中写道:“你必须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而阅读文学作品正是内心丰富的主要渠道。
文学作品给人的内心深处造成的震撼的力量往往能够让一个人的目光更加豁达开阔,我经历了那种喜极悲极的情感变化后,能够更审慎冷静地面对周遭及自身所遇之事,我的情感也会变得丰富,当然对于不同人来说,这种感受和影响的大小都是有所不同的。
对于一些记性好的人来说,那些文学作品深深地印在脑海,其中义理,字词,典故,甚至人名,地名都可信手拈来,语出不凡,自然会受到更多的尊重,甚至在进行个人创作的时候,很容易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就如同一个把各种物理数学公式熟稔于心的人,可以更快更好地解题。有时候更能提出比所谓标准答案更好的方法,而即使是对于记性不那么好的人,那些看过的让我感受最深的那一部分,也会内化在我脑海中,等遇到对应的情景事物,还是会闪现出现产生共情。
文学作品读多了,知识结构也会丰富起来,表达情感的方式都会不同,我可以很婉转和隐晦。其实我并不算读过很多文学作品的人,有点特殊的是,我读书相对快,记住的少,但想得多,所以会更愿意去输出,也能几乎真正做到把自己输入的东西转化出来,形著笔下。
还记得在高中时有同学读到我的作文会说:“其实你写的那些典故和道理包括引用的名句我都知道,为什么你可以写得出来?”原因之一我认为是就如同我们在学英语当中获得的词汇,一部分是主动的,一部分是被动的,那些主动的词你会使用,而被动的词你只是在阅读英语文章时能够认识而已,然而今天再想起来我会意识到,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想得多,对目光所及之处,那些东西在头脑中无意识地进行了有序加工。看得多固然重要,但想得多还能更好地惠及他人,有时候能表达出来也很重要。
但是任何事情,我知道的是,要付出同等代价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概几年前在一本翻译文学中读到,“文字工作者大多都是以掏空自己甚至毁灭自己来创造精神财富”。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大部分爱读书的人,对人性的理解抑或尊重宽容度可谓“海纳百川”,总能将心比心到难以估量的程度。但同时对个性的认同度异常执着。在经历了短暂的生活,我明白了那所谓能升起月亮的灵魂,并不高贵。我想是因为只拥有诗意的灵魂并不完整。
我有一段时间很惧怕书里的诗人。当一群人游玩名山大川的时候,诗人却背上了一份隐形的任务,便是要写出一首惊艳的诗。除去矫揉造作的,大体上诗人都有一颗懂的审美的内心。他们能感受出每一寸的阳光的不同,能在嘈杂的环境下,听出不同植物摆动的声音。我害怕那样的人,我也害怕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这需要何等的纤细与敏感。但越靠近文学,我越感觉自己缺少生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前方是功名利禄,后面是柴米油盐。而文学这种精致的意境,难以让我靠近两端。我很纠结。我没身披绮罗,坐过半旧的家具。又怎么会懂得红楼梦繁华后的虚无,那所谓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不过是阴柔的学会泣血葬花的做作。遇到小事,便在内心恸哭。我经历最大的冲突,不过是勤学与懒惰,柴米油盐与自身欲望。又怎么可能年纪轻轻的读懂悲惨世界。不过遇到事情,自以为的壮烈。小小的成就与善良,便感动自己,以为自己响彻宇宙。
说到底,读过许多的诗情画意,我不过读了一个刺激和情绪,学到一些皮毛而已。内心养成的敏感与纤细,和无用二字又差的了多少。之后,浸泡在社会中,精神上我变的功利,行为变的有些野蛮。遇事更关注怎样完成,不是如何感叹。
以前的我,宁可多写点东西,练字画画,做饭,也惧怕捧读那些诗情画意,仗剑天涯的文学。不是那些作品不好,是我不好,就如刚开始我所表达的“分寸”,我没有能力把握那个分寸,我没有这样的能力,一边拥有诗情画意,寄情山水心,一边拥有铁石心肠,铜墙铁壁身。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都是表象,你所看到的人,并不是需要你成为的人,你所读到的欢愉与悲惨,并不需要你亲身经历,真正需要做的是通过上帝视角,在书里经历了一次他人的生命,替他活一次,死一次,又替他活一次,再死一次,如此反复,方得真意。你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除了从书里拥有为诗欢愉的眼睛,还得到了在红尘中历练的阅历。而后又会发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注定会被发现、理解、忽略、误会或轻蔑,越了解人性的多样性,就越看重有趣的个性,并珍惜瞬间的共性。
阅读所传递的各类价值观与经历,让我从低介入状态开始便自动容纳多种情状,在形成价值观时变得广博、不偏颇,而对于“体系”一词,我亲身经历并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练就火眼金睛。我所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我更加懂得“和而不同”,但更懂得何为“非我族类”。就如同逍遥游中所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2020 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