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中西

刚下楼买午餐,见到看店的小妹妹在做手工补贴家用。那手工活计也简单粘贴装订书本而已,倒是书本的标题引起了我的兴趣,“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大概)。书的内容未曾有幸拜读,故而无法去评价,但就标题而论,可以说是用心了。

有语云,一地一风情。水土不同,之上居住的人喜好亦各不相同,或甜或辣,或直或婉,五彩缤纷。又进而环境影响人,人又影响环境,二者互为因果,最终造成了如今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其实何止是中西之间呢?南方多山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百十里尚且如此,何况千万里之遥。由此可见,中西之间应当有太多太多我们没注意到的差异。

总体上,国人的心思挺细腻,而外国如何浊则不知。这一点在吃鱼上便很生动的反映了出来。在国内,大家吃鱼是不怕有鱼刺的,会耐心地在咀嚼的时候将鱼刺挑出,甚至于还认为鱼刺多的鱼肉更好。然而在西方,据浊某了解他们对那些多刺的鱼肉,是不大吃的。你看,这细微之处便体现出来了大大的不同。

其它的不同,有许多都可以从吃鱼一事上类推而出吧。

之前写文,浊曾不止一次夸赞中华文化,并认为他优于西方文化。时至如今依旧认为如此,但想了想似乎还有可以补充的地方。浊作为中华文化之人,夸赞中华文化的悠扬,自然没有过错。同理而言,若是有西方的达人,赞叹西方文化的美好,一样是正确的。

这不是推托虚伪之词,文化的适宜或不适宜,好与不好,不仅仅取决于文化本身,还取决于接纳文化的人。因人而异,如此而已。

更进一步,人与文化之间是一个互相选择,互相影响的发展进程。与其说是文化影响了人,不若说是人造就了文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