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央视新闻的夜读栏目~
快速更文的摘抄法宝~
给有追求的你:令自己不可替代
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维,而不是人云亦云。你们会发现,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同学之间几乎没有差别,而四年以后,彼此差异却很大。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差异呢?
除了专业角度不同,还有一点使自己有别于他人的,是你的独立思考能力。一个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跟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你是创造者,还是跟随者?这往往决定了未来你的前进速度和能够到达的高度。
我们干新闻这行,也面临着能否做出独特性的挑战。互联网时代,新闻资源被垄断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那么拼的就是视角和语言表达方面,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
不可替代性来自哪里?来自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给浮躁的你: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眼前事
我知道现在有相当多的大学校园里,学生念书念得心猿意马,总觉得越早开始实践,未来的工作就越牢靠。还有,很多学校管理不严格,毕业实习和论文答辩形同虚设。不少学生从大四起就处于“放羊”的状态,所谓实习也是蒙混过关。如果大学无法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毕业生,社会又怎么能放心地接纳你们呢?
好的工作,和好的恋爱、好的婚姻类似,可遇不可求,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从一开始就很浮躁,带着功利心去赌,成功的概率很低,你确定你一定有好运气吗?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眼前事,把四年后的事交给四年后去解决,好过程必有好结果。
给求职的你:请展现出你的学习性和成长性
你最终要走入社会,有必要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年轻人。
当然,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学生,并非“成品”,但你们需要展现出学习性和成长性。我参加过几次招聘会,很少看年轻人此刻的水准,而是会判断他未来的成长空间。有时候,甚至要求没有电视行业经验者优先。很奇怪的逻辑,对吗?因为我意识到未来将是一个跨媒体时代,电视、广播、网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不会电视,我还可以教你;但你只会电视,我如何教你呢?
当然,我也格外看重一个人本身,这没什么数据可参照,只能凭经验和直觉。优秀的人才进入合作的团队,可以激励别人,也被别人激励。你在一生中可以从事各行各业,唯一不能改行的,就是做人。
给苦撑的你:学会享受,而不是为了坚持而坚持
我还要说,“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有点绝对了。
相当多的时候,“坚持就是失败”,因为坚持往往意味着你不好奇了,不从中享受乐趣了。为了坚持而坚持,怎么可能带来胜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