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城市菜园与果园,慢城生活——未来生活的重大改变

      在西方,城镇化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去城市化”,历经三十年之后,现在西方生态化的主流叫做“转型城镇”,英文叫做transition  towns,什么意思呢?社会群体计算food print(食物足迹)以及eco-print(生态足迹),据此形成本地化的食物短链方式。如果一个地方的食物足迹和生态足迹太长,那就不可持续。因此,西方的转型城镇,是发动市民社会参与,把绿化草地改成菜园,把市树,那种成批种植的行道树,改成多样化的果园,街道和社区的公园就变成了市民可以就近参与式的搞都市农业的场地,那也就是缩短城市的食物足迹,减少生态足迹。这样,市民越来越强调食物的localization(本地化)。越多采用本地化的食品,应季的食品,你们就越进步,越表明人类有了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进步。

      这就是现在的西方城镇化的新趋势。

      与此同时,西方的城镇化还出现了另外的新趋势。那就是西方社会已进入中产阶级化了,你们也都知道欧洲人口70%左右中产阶级人群。随着社会的中产阶级化,要求的主要是安全,包括生态安全。于是乎,西方现在讲求什么呢?注意其中的差别,我们还在产业文明阶段,讲的就是要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然而,这个追求已经out了。需知,在中产阶级占主体的西方国家越来越强调“三慢”,慢食、慢城、慢生活。生活节奏大家要慢一点,意大利有叫慢城运动的国际组织。中国近年来也有慢城了,江苏南京的高淳县有一个乡镇,在意大利申报了中国第一个慢城,以这个慢城概念,变成了一个文化旅游,变成了一个乡土文化的体验,等等。

            ——温铁军《告别百年激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不改,我们的容积率不改,农村土地制度不改,大城市住房供不应求,小城市却买家难求的问题就会持续扩...
    日落扶桑阅读 504评论 1 1
  • 美国低估了中国的潜力,中国高估了美国的价值观 肖磊看市 4天前 · 金融分析师 知名财经专栏作家 作者:肖磊看市 ...
    909161f21133阅读 318评论 0 0
  • 正是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的不彻底性,导致数千万儿童或者与父母长期分离,无法接受来自亲情的完整教育。 农村教...
    47ee4fd45a42阅读 384评论 0 0
  • 真知灼见 日本的著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先生讲述日本城镇化历史时,讲述了“三次城镇化”的模型: 第一次,受到城市良好的...
    地产问计阅读 186评论 0 0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2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