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集之前的文章《“数字布鲁姆”原版vs中文版》中提到目前流传的“数字布鲁姆”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版本,而本文将要提到的Padagogy轮应该是到目前为止最新的教育学成果之一。阿兰. 凯灵顿(Alan Carrington)的Padagogy轮侧重的是iPad的教育目标分类,对目前“电子书包”等教育实践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阿兰的 Padagogy 轮共4圈,从里向外分别是:目标、描述动词、活动、iPad Apps。
在中心圈,阿兰把教育目标归结为:识记理解(Remeber 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se)、评价(Evaluate)、创造(Create)共5个。有意思的是,阿兰将识记和理解结合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分开更合理?还是合在一起更合理?他是怎么考虑的?
第二圈是描述动词,分别用来描述和阐释教育目标的,这个与2001年 Anderson和Krathwohl的应该区别不大。
第三圈是活动,这里介绍了大量的数字化学习活动,这些活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
第四圈,也就是最外圈是iPad Apps。在这个Padagogy 轮的最外圈,共介绍了62个iPad Apps。
原版Padagogy轮
Pedagogy-Wheel-Big.jpeg
Padagogy轮4.0中文版
Paste_Image.png
这里面的每一个层次和工具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