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二)

      今天我们介绍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是以阴阳的对立统一和相互作用阐释宇宙间万物生成、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交感、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等方面。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阴阳对立。阴阳对立意思是阴阳一分为二,即对待、相反的关系。阴阳学说认为对立相反是阴阳的基本属性。汉朝董仲舒《春秋繁露》说“阴与阳,相反之物也。”宇宙间众多事物和现象都存在对立相反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寒与热,动与静,上与下,左与右等。

      中医学用阴阳对立来阐释人的生命活动。人身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具有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物质及功能属阳;具有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物质和功能属阴。生命物质中至精至微的气属阳;有形可察的精、血、津液属阴等。

      阴阳对立的形式,通过阴阳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阴能制约阳,阳也能制约阴。生活中日往则月来,月落则日升。水大了能灭火,火大了也能把水烤干。春夏阳热之气上升抑制了阴寒之气,气候就温热;秋冬阴寒之气上升抑制了阳热之气,气候就寒冷。正是阴阳的相互制约造就了自然界四时寒暑往复的变化。人体生理活动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即兴奋为阳,抑制属阴,二者相互制约。白天阳制约阴,人处于兴奋清醒状态;夜晚阴制约阳,则进入安静睡眠状态。阴阳对立相反而有昼夜寤寐的不同变化,动静相制维持人体觉醒和睡眠的正常节律,充分体现了阴阳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的意义,在于防止阴阳的任何一方亢盛为害以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阴阳双方始终处于矛盾运动之中。在一定的限度内,由于阴阳双方相互斗争和相互制约的作用,才能够使阴阳的任何一方既无太过,也无不及,从而实现阴阳统一体的动态平衡,生生不息。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正是体现了这个规律。冬天人们出汗减少,阳热之气内郁,容易上火,进食性寒属阴的白萝卜就可以制约体内的邪热;夏天人们出汗较多,阳气浮越于表,容易发生中寒泄泻,进食性热属阳的生姜就可以制约体内的阴寒。最终使得阴阳平衡,维护了身体健康。如果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过亢,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或一方不及,不能制约对方,则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产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为制约太过;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是制约不及,从而形成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

综上所述,对立相反是阴阳的基本属性,通过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发挥作用,防止任何一方亢盛为害,从而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3月5日是24节气中的“惊蛰”,下面基本上是按照老师材料整理的。 一、24节气是古代人用土圭记录一年的节气的,...
    乐植阿兰阅读 4,842评论 0 0
  •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二) 阴阳学说,它是以阴阳的对立统一和相互作用,产生宇宙间万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规律,主要...
    野风高贵阅读 5,081评论 0 2
  • 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之筱阅读 6,389评论 0 2
  •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
    古者怪者阅读 6,464评论 0 2
  •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世界...
    小大夫读书阅读 5,28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