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在目前市面上同质化产品泛滥的情况下,产品经理想要让自己的产品突出重围,往往都需要绞尽脑汁的去思考、构思产品的功能设计,提升交互体验。但是目前用户在使用各类产品时的耐心往往非常有限,有一点设计缺陷造成了用户体验变差,那么用户就极有可能关闭、卸载app。因此产品经理需要认真思考用户的行为心理,打磨产品功能的各个细节。
在产品的使用中,普通使用场景和特殊使用场景也是符合28定律的,但是让用户抛弃某一款产品的,恰恰是占了20%的特殊场景。没网、注册流程过长、用户反感过度搜集个人信息、内容加载失败、token失效等等,如何处理这类特殊情况成了产品经理留住客户时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场景模拟
现在设想一种特殊情况,某朋友推荐你使用了一款听书的app,你在下载该app以后却卡在了注册流程,糟糕的页面和繁琐的流程让你不耐烦地还是用回了微信读书。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去分析这种情况下,让用户放弃该app的可能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用户打开app后发现该app无法支持guest用户使用,一定要注册才可以,无法跳过注册流程。在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隐私的大背景下,这点让“你”有点反感,“你”觉得在注册之前,首先要感受一下app的功能,但是强制注册让人无法接受。
2.该app无法支持多种注册登录方式,“你”习惯用apple ID注册,而该app只提供手机,微信和微博注册登录或者是自己注册账户登录。
3.用户体验不佳,在注册账户的过程中,你发现你在输入密码以后,想要校验两次输入的密码是否一致,在点击隐藏/显示按钮后,密码会明文显示,但是松开手指以后密码又会以星号代替,“你”需要点击一次,密码就会以明文的方式显示在屏幕上,多次点击让“你”觉得很麻烦。
4.在注册时,完成所有信息填写以后点击提交,但是发现有错误提示,例如“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该昵称已经被占用”等等,这些提示在注册过程中没有及时提示。
5.强密码类型限制。想用“123456”或者“abc123456”来当密码,但是系统要求必须要有大小写,数字以及带特殊字符。
总结:对于注册流程,稍有设计不当,用户就可能放弃使用产品,导致有价值的产品功能无法被看到。所以注册流程在设计上应该有清晰的操作流程和指引,良好的交互以及具有美感的设计。
注册流程分类
1.无需注册。例如工具类的APP,比如计算器、日历等。对于部分APP,不注册也能满足日常使用的情况,例如地图导航类app。
2.提供guest模式的app。该类app有注册功能,但是也提供guest用户进行使用,不过guest使用的一般都是部分功能,例如抖音,网易云音乐。对于guest模式,一般app都是支持的。
3.强制注册。社交类、ToB类、工作类一般都要求强制注册。
注册方式分类
目前注册方式可以分为:邮箱、手机号码、自定义账户名、第三方账户登录。
注册过程中的交互细节
1.注册过程中的密码显示问题。
为了确保两次密码输入正确,常用的方式是在输入过程中,明文显示两次输入的密码。一般来说,在进行设计时,密码框都会提供一个小眼睛睁开和闭上的按钮,在点击以后密码就会明文或者是隐藏。有些web在设计时,需要鼠标长按,只要松开鼠标密码就会隐藏。这对于客户来说非常不友好。绝大部分app或者web在设计时,也都会提供两次密码校验的功能,提示用户两次密码是否一致。
而现在有些app已经开始在注册流程允许用户只输入一次密码即可注册,该设计有一定风险,但是的确将注册流程简化了。
2.注册过程中根据输入内容的不同,弹出不同类型的键盘。例如输入账户名时弹出英文键盘,输入邮箱时弹出有@的英文键盘,输入手机号码时弹出数字键盘等等。
3.对特殊号码采用分隔显示的方式。对于手机号,用XXX XXXX XXXX来显示,对于银行卡用XXXX XXXX XXXX XXXX XXX来显示。
4.清空按钮。对于需要输入较长字符串的框,例如在注册,银行类或者是政务类的平台时往往要输入身份证,那么一旦某一个数字输错,需要删除,此时一键清空就非常好用。
5.简单清晰的错误提示。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目前有两种提示方式,一种是直接弹出弹窗,中断用户的注册或者登录体验,一种是在登录或者注册页面下方弹出醒目的提示文字。目前来说当然是第二种方式让人觉得更加舒服,不用动手去关闭消息提示。
6.美观的UI设计。对比国内跟国外的APP,可以明显感觉到国外的APP在设计时更加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