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的是一个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集体奋斗史,不如说影片更真实地呈现了悲壮如蝼蚁的个人奋斗历程。影片的纪录真实、直白,透过高三生活的纪录,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这是在我百度百科上搜索到的关于《高三》的短评。
2005年这部纪录片刚拍出来,引起一阵热议。十一年过去了,那几个曾经的少年长大,那个讲桌上语重心长的王老师也老去了。但如今看,却依旧有一种似曾相似的熟悉感。十多年过去了,高考这项招生制度依旧未有多大的改变,每个人的命运依旧要或多或少地被他影响,那些似曾相似的场景依旧还像是昨日场景。若一种回顾的姿态,似乎每个人的高三都那么雷同,但若给你一个机会回顾你曾经历过得那一年,你会想说什么?
当局者·那是一场可以看的见目的地的梦
“我曾设想过很多次高三的生活,却没想到它是这样的存在。”这是一个高三的女孩跟我说的,彼时的她刚做完一套题,订正完一套试卷,在回寝室的路上。她像《高三》里面的林佳燕,像无数个在高三挣扎过的你,我,他。抛却掉鸡汤文里刻意渲染的悲伤与挣扎,我们每一个经历过高三的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重复的活着。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当局者,作为这个这个重大事件的主角,对高三抑或高考会有着更深的感觉,是吗?
“我的一模考试成绩惨不忍睹,我该怎么办?坚持不下去了。”
“算了吧,考试这种东西,随缘。还不如通宵上网来得痛快。”
“我是个差生啊,没办法,读不进去啊,谁不想考大学,我也想啊,但要我认真读书,做不到啊”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内心独白?否定,颓废,怀疑,坚持……这些所有的情绪在我们心里都曾发酵,最后却只酝酿出一个答案:我想上大学。如果说高三变成了一部剧,作为这部剧里的当局者,我们每个人都卖力演出,倾情奉献,是不是也能拿到奥斯卡金奖?在决定人生这样的大事上,从来没有主配角之分,所以每个人才会心甘情愿地进来;因为呕心沥血地付出,才会有依依不舍的告别。
作为当局者,在亲身经历那些生活时便会发现,高三的生活总是充满了仪式感。上课睡觉,下课聊天,晚上上网,这是颓废者的生活;朝五晚九,手不释卷,日夜刷题,这是黑马的日常;浑浑噩噩,恍恍惚惚,时而迷惘时而清醒,时而坚定时而怀疑,这是一般人的日常。每个人的状态,似乎都逃不脱这样的模式,因为高考的重大意义,使得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有章可循。有人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也就有一千种生活。”但在高考的情形下,一千个人也只有一种雷同的高三生活。也正因为此,我们在看别人的高三时总能感同身受,我们借由他人的嘴喊着自己的声音。也总想要透过一个个破釜沉舟的故事,找到自己破茧成蝶的奥秘。
记得《高三》里一个重要的镜头,林佳燕在灯光下写着日记,抄的是一首歌词,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在这篇日记念出来时,同学们背光从教室返回寝室,像极了那孤胆尤勇的狼,对自己,义无反顾又凶辣无比。对自己狠心是因为还有梦,或者说也不是梦,只是因为那个能看得见的目的地。无论是单纯地为实现梦想,还是想逃离命运的摆布,高考终究是打开了一个缺口,让无数的你我他想要去为之一争。家族的荣誉感,学校的责任,老师的殷切希望,自身的期望,所有的这些积压在肩头,才会有那么多的悲痛与不安。
“我从未想过复读会有什么变化,我只是不甘心在此。”高三真正痛苦的,绝不是身体的受累,而是内心的折磨。就像前文所提“我从未想过它是这样的存在”你比你想的要脆弱,你的眼泪比你想的留的多,这生活比你想的更辛苦,你的身心比你想的更痛苦……高三,就是给你打破底线的,你原先构想好的生活未能经受住生活的敲打,却还依旧相信希望在前方,路在脚下。这大概就是高三给予我们每个人的魔力。你万分怀疑,却依旧坚信胜利。
回顾者·既爱又恨的岁月
回到开头我问的问题,若回顾高三(高考),你最想说什么?这是我在看完《高三》后问的很多同学的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以过来人的身份回首,那一年的岁月就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马失前蹄,若我当时能认真点就好了。”
“高三的日子也很潇洒啊,再来一次也无妨。”
“很感激那个时候陪伴我的他们,也感谢那时那么拼命的自己。”
“悔恨也好,失望也罢,都过去了。”
“想用昆德拉的一句话来表达‘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 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生活就是这样,时刻前行咯。”
如上是他们发给我的关于回顾的感触。后悔有之,庆幸有之,感激有之,每个人面对高三仿若有话可说,又仿佛无言以对。它曾给予我们许多意义,离别,伤感,崩溃,感动,挣扎……那一年的情绪似乎特别多,多到日后想起都会浮现在眼前。我们曾经厌恶过,那样雷同的高三生活,像统一的流水线上的程序,重复着做着一件事。我们曾经这样的厌恶过,所以我们才想要搏一搏,去够一够自由的象牙塔。
当我们真正进入所谓的象牙塔,我们所看到的,感触到的却又不是我们想象的日子了,我们迷茫,我们颓废,我们过着我们不愿意过着的一种生活,于是,我们又总想回到过去,回到那个做完一张卷子就能得到满足的状态,回到那种盲目相信“熬过去就会好”的状态,回到那种义无反顾想去追的状态,渴望回到那个选择不太多,你只需专注学习的状态。我们一面对它嗤之以鼻,一面又汲汲渴求,我们就是这样,对它充满了爱恨情仇。
在《高三》里钟志明讲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也许有一天,我们再相逢,睁开眼睛看清楚,我才是英雄。”就像歌词唱的,当我们睁开眼看清楚,我们是否愿意接纳曾经灰心丧气的自己或者是现在正在颓废的你自己?在我同学回答完我的问题的第二天,我有一个朋友发给我一段话“曾经也悔恨过,失望过,但生活经历到现在,你无需后悔你的曾经,因为正是这些微末的曾经,组成现在这个真实的你。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会错过。”现在的我依旧会不懂自己在忙碌些什么,但他的一句话却给我莫大的勇气。我依旧未看清高考留给我的真实面目,却也想要成为自己的英雄。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要走的路,经历过那段声色犬马之后的人,要不断摸索才能找到接下来的路。
指路人·高考是我的“终身伴侣”
在看完《高三》后,我又看了去几年的一篇报道,关于王锦春和那年的同学们的生活现状,如同所有人设想的那样,有人通过高考真正改变了自己,例如罗艳;有人的理想却被现实撕的粉碎。而当问及高考是否能改变命运,所有人都依旧相信。而《高三》播出之后,对王锦春的影响却极小。《高三》播出后,王锦春得到一份‘拿不上台面’的声名,过着物质不丰盈,精神却富足的生活。
许多人可能会想要了解王锦春的现状,或许很多人认为纪录片播出以后,他的人生会有极大的不同,但十年之后再回首,他依旧在武平高中做着班主任,虽然头发已花白,但想要“桃李满天下”的初心不改。哪怕十年之间,无数人批判过他的应试教育模式,他也依旧认可自己的做法,诚如他所言“专家,学者不在这种模式内,当然就会批评这样一种模式,但你不在模式内,你无法理解这里面的痛。”他曾经传达给学生的所谓“箴言”,也成为很多人吐槽的笑点,但也依旧会有罗艳这样的人相信他所说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该做的事”。这大概就是一个高三学子的推动者的价值——桃李散天涯。
一直记得他说“高考,就是我一生的伴侣。”一句话便看到了一生。我想这也是很多高三一线教师的一生写照。记得以前的课上,老师总会在动员鼓舞我们之后,再添一句“千万别报师范啊,一生,就这样望到头了。”每每听完,都会觉得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带着高三,意味着你要放弃家庭,放弃娱乐,甚至放弃健康,就像一个陀螺,永远不会停止旋转,一圈,回到起点,再一圈,无数个循环,直到退休。
看到王锦春,总会想起我的班主任——老郭,他的故事也像我们的高三一样,充满了雷同。他长期待在高三教学第一线,兢兢业业地付出,苦口婆心的说教换来桃李满天下,却换不来自己孩子的好成绩。他管教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却没有时间管教自己的孩子。我问他“你是否后悔后做一名高三教师?”他也只是回我一句“有什么后悔,都已到这一步,我不是个好父亲,但我绝对是个好老师。”言谈中透露着丝丝的无奈却又充满了自豪。
他的身上是不是也表现出很多高三老师的影子,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里,学生的目标是高考考出好成绩,老师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考出好成绩,在这种教育的模式下,其他的都变得不重要,所以,他们才会做出那么大的牺牲;所以,每个人才会觉得雷同,因为高考,他有一套标准的生产模式。我们都是这个模式下的牺牲品。
我最后问了老郭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机会重新选择,你还愿意做“高考”的伴侣吗?他说“不愿意,但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我已年过半百,不在意和他多做几年伴侣,这种体制之下,我会做好我本职之内的事。”你们走出去了,我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