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贴海报贴出门道
我的朋友M先生最近找我吃饭,刚刚坐稳就大吐苦水。M一边抱怨自己工作兢兢业业,就是得不到老板赏识,一边又吐槽同时进公司的同部门的一个女同事Y小姐已经快速升职加薪。吐槽一大圈后还不解气,末了又问我一句:“你说她是不是和老板有关系啊?”
我知道M先生主要是出于自我安慰才这么说,也就不再顺着他的话说下去。朋友有烦恼,解决他的烦恼才是正事,于是我问他:“你们公司有交代过你和她共同做的事情吗?结果如何?”
M先生想了一下说:“还真有这么一件事,那是我们公司去武汉大学招聘,需要贴海报在化学楼那边,我们两个一起去贴海报。贴完化学楼本来就完事儿了,我还想着趁着这个时间在武大好好逛逛呢,但是Y非说不行,因为招聘是周六,Y说可能学生休息,很多同学不会去化学楼,还要在别的地方贴。”
“后来呢?贴到哪里了”我问到。
“应该是食堂门口/图书馆门口/自修楼前的广告板上,后来她一个人去贴的,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地方。”
“后来招聘怎么样?”我继续问到。
“你还别说,那天来应聘我们公司有很多人,收到不少优质的简历呢。”Y先生回答到。
“你呀,也就别抱怨了,我看你的同事升职加息月薪1w是应该的,她做事情用到的黄金圈法则。”
2 黄金圈法则
“什么是黄金圈法则呢?”M先生一脸迷茫。
“所谓的黄金圈法则,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事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个事情。”我解释道。
“我还是不明白,”M先生一脸迷茫 “这和我们贴海报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你看看你贴海报,只是按照领导的规定贴在化学楼前,这其实是在what层面,具体执行的一件事。Y小姐呢,她想到了为什么贴海报,这是从why层面出发的,贴海报当然是为了宣传你们公司,宣传意味着要有足够的曝光量,而周六的化学楼肯定学生是不多的,虽然看似定位精准但是实际上用户量少。Y小姐想了如何增加曝光量,也就是how的层面,她想到要贴在人流量比较多的食堂和自修楼前面,这是最后的执行动作是what的层面。”虽然看起来只是在不同地方贴海报,但是从思维层面上她有高过你两级呢!“
”我都没想这么多呢“M先生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3 黄金圈法则的应用
黄金圈法则是看透事物本质的利器,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对于职场中人来说,善用黄金圈法则,你就不会成为一个简单的执行者,而会思考,为什么老板分配这样的任务?他的目的是什么?
就像上面的贴海报不只是为了贴海报,而是为了宣传,其实除了扩大贴海报的地方,也可以用别的方式让同学知道这个信息,比如去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播报广告。而且有过这样的经验之后,下次可以提前告诉学院就业办,你的招聘地点和时间,提前通知同学们。
善用黄金圈法则还避免你陷入各种诱惑,做what很容易,但是思考why才能帮助你发现做的事情是不是本心想做的,还是受外界诱惑的。
4 小节
思考方式成就一个人,从今天开始就多问几个why吧。在执行层面之上,多做发现本质why的事情,你会发现以后你的工作中做执行者what的成分会越来越少,而做决策者why成分越来越多,也就意味者你离优秀和成功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