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是什么阻碍了你成功?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说:拖延。
拖延,成为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苦恼。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我们不断听到这样的教导: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早的行动是成功的关键,当我们有一项新任务时,别人建议我们要提早完成;但我们有一个好的想法时,别人会鼓励我们抢占先机。但是作者在第四章道出的观点却颠覆了我们的原有认知:
对个人来说,拖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拖延有利于创新、激发灵感,有利于规避风险。
对企业来说,迅速行动、拔得头筹的优势远远小于其劣势。
年长的人会比年青人更有创意更成功。
此外,引起我特别的兴趣的,还有作者分析的,为什么有的人年轻有为,有的人只能大器晚成,很值得一看。
拖延有利于创新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试验,让一组大学生写商业计划书,内容是关于一片大学校园空地的使用,这片空地过去是一家便利店。那些立即动笔写的参与者,他们提出的想法往往比较传统,比如继续开一家便利店、书店等等。随后,试验的组织者随机选取一批参与者,不让他们立即动笔写,而是先去玩一些轻松的电脑小游戏,结果这些人产生了很多新颖的想法。最后统计,这些“拖延者”所提出的有创意的建议比立即完成者要多28%。
需要说明的是,严格来说,拖延只是创新的一个过程,并不是带来创造力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是拖延中的发散性思考。先对任务进行思考,然后拖延着不立刻动手,才有可能想得更远,产生更多好的idea。
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马丁 路德 金就是如此。事实上,在发表那个举世闻名演讲的前一天晚上,他才开始动笔写演讲稿。早在确定这个演讲计划之时,他就知道了这个演讲的重要性和受关注度,但是他却没有头绪,他查阅了资料,一直没有下笔。终于拖到演讲的前一晚,他的想法如同泉涌般,最终完成了一个很棒的草稿。
如同泉涌的创意并不是拖延给他带来的唯一的好处。
在演讲过程当中,他最喜爱的歌手在他身后喊道:“告诉他们这个梦想,马丁!”
听到这句喊话,他随即将他的讲稿放到一边,开始了即兴演讲,满怀激情地发表他对未来的憧憬,于是就有了最后那个振奋人心经典演讲。
由此可以看出,拖延,除了给人们提供时间去思考新的想法,还有另外一个好处,为我们进行即兴创作,打开大门。
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每次拖延都能激发灵感。如果没有内在的动力去解决重大问题,拖延只是耽误时间;若是热衷于提出新的想法,那么拖延就会产生更多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这有点类似于“吸引力法则”,若是你想要完成一个任务,你就会蹦出很多点子、得到很多机会来完成。
历史上一些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和发明家都有拖延症。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达芬奇,他在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数学、工程地质制图、解剖学和植物学上都颇有造诣。有学者推测,他从1503年开始创作《蒙娜丽莎》,期间断断续续,直到1519年去世前才完成。达芬奇还花了15年的时间构思《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同时他也在做许多其他的工作,虽然他经常为自己的拖延感到恼火,但他也意识到创意不能操之过急,“工作时间最少,完成的量才最多。”
作者写道,最成功的组织的主管都承认,他们工作不能“速战速决”,经常会在完成工作之前浪费很多的时间,有时不能给自己设定时间规划以按时完成任务,尽管这些习惯可能会妨碍他们工作的进展,但使得他们能够在战略上更加灵活,最后取得不错的结果。
看到这里,不难发现,作者所述的“拖延”并不是把任务束之高阁的“逃避”,而是先思考任务,然后将任务放一边,不立即动手去做,如此,大脑的发散思维便会开启,激发出创意和灵感。
好处多多的“拖延”并不是“逃避”,这一点要格外区分清楚。
抢占先机并不一定利于企业的发展
有专门的调查机构,在对一百多家公司的创办历程进行分析后发现,公司成败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独特的想法、团队才能和执行力,也不是商业模式和可用资金。
最重要的,是时机。42%的情况下,都是时机决定了最后的成败。
人们坚信先发制人的优势。但在一项经典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开拓型企业同定居型企业的成功率进行比较,开拓型企业是先行者,他们最先开发或者销售某一类产品;定居型企业是后来者,他们出手比较慢,直到开拓型企业已经创构好一个市场,他们才进入。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表明,开拓者有时可能会争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最终存活下来的概率更低,利润也更低,做先发制人者的缺点往往超过其好处。
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开拓者风险更大,更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而定居者可以在一旁观看,等待合适的机会,在进入之前,平衡他们的风险投资组合。
开拓者往往会因为一开始的优势,停留在早期的产品中;而定居者可以观察市场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开拓者的想法很可能太超前了,还没有到市场可以接受的时机;而定居者有了开拓者对市场的“热身”,更容易激活市场需求。
总而言之,拖延可以让企业有一定的灵活度去完成任务。推迟进入市场,可以让我们进行学习和适应,使我们能够减少与创新有关的风险。
但为什么人们相信先发制人是对的呢?首先是因为先发制人确实有一定的优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幸存者偏差,我们很容易想到那些成功的开拓者,而失败的开拓者早已被人遗忘。
但是并非所有的行业都适合这个方法。当涉及专利技术时,或者有很强的网络效应(互联网相关行业)时,先发优势往往会占上风。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先发制人的成功概率并不高。特别是,如果市场不确定性处于未知状态,或者还不成熟,做开拓者的劣势尤为明显。
年长的人比年轻的人更有创意
人们通常认为创新出自年轻人之手。著名的风险投资家维诺德 科斯拉说过:“35岁以下的人士带来变革的人,超过45岁的人,基本上就已经没有新的想法了。”
还有之前华为的“清理34岁以上员工”,诸多事件表明,年轻人脑子更灵活,更有创意,似乎已经是一条公理了。
但是,实际生活中也有不少例子与这条“公理”相悖:有的大器晚成;有的20岁就已成名,但是高质量的代表作却是50岁以后才有的。
一类是年轻有为,一类是大器晚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这取决于我们的思维方式。作者告诉我们,就做事而言,人有两种不同的风格:概念型和实验型。
概念型的人有一个想法,开始执行;实验型的人,需要通过反复尝试来解决问题,他们在一开始头脑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并没有预先做好规划,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进行学习和调整。
概念型的人如同短跑运动员,实验型的人如同马拉松选手。
根据对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进行研究,平均而言,概念型的人在43岁就达到了他们最有影响力的成就,而实验型的人在61岁才达到。
看到这里,很多人也许会羡慕概念型的人。但是这类人也有一个bug。对于概念型的人来说,他们年纪越大,越无法做出年轻时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们江郎才尽,而是因为他们形成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概念型人的大敌。
而对实验型的人来说,时间带给他们的,是积淀和成功。
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的专业知识不断积累,要保持我们的创意和灵活思路,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实验性的方法。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做更多的计划,对不同种类的初步想法和解决方案进行试验。
短跑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但要成为一名年长的大师,则要有耐心,跑完马拉松。
那么问题来啦,你是概念型的人还是实验型的人?你想做哪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