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缺的不是“糖果+游戏”,而是生命关怀。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教育面临诸多难题?乡村学校难以生存。“小而缺”已是共性。小,是规模小。很多乡镇出现一人一校或几人一校的尴尬局面。缺,是经费不足。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不足一百学生按一百学生数下拨经费的政策,但真正足额拨付到校实在太难,几乎不可能。
把乡村教育办成城市教育的“仿品”是通病。农村逐渐“空心化”是这些年社会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地开展了大规模“撤点并校”。这一举措化零为整,给地方管理者省了心,却让偏远农村的学生可能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才能上学。2012年国务院出台政策,“撤并”被叫停,保留和办好现有乡村小学和教学点成为考量地方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但乡村学校还在无声地消失。据教育部官方统计,2012年我国乡村小学(含村小和教学点)总数是217552所,2016年(可查阅的最新统计数据)有乡村小学193203所,平均每天仍有16.68所乡村学校消失。
农村学校应该走“小而美”的发展道路,主管部门一定要放权,让下面有办学自主性。当前的“短板”还是乡村教师不足。农村学校是不是都需要200米跑道、多功能教室,可以商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比起跑道,学生更需要的是有能力、负责任的乡村教师。乡村教育的最短板是乡村教师不足,突出的表现是下不去,下去之后也留不住。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老师的待遇比较低。虽然国家出台了各种保障政策,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执行中,教师待遇并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除了待遇问题,乡村教师的孤独感也是他们离开的原因。乡村学校听起来小而美,小规模学校、小班化。但是,长期在一个乡村,只有两三个老师,几个或者几十个孩子,老师教得再好也没有人关注。人是社会化的,需要社会交往和认可。如果不给乡村教师流动的空间,上升的空间,很难要求他们一直安心留在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