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札记2:一念放下,自在心间。

在上一篇学佛札记1中,初涉佛教,找了两本书看过,主要关注佛教的起源、历史变迁、对政治的影响,理解经文甚少。

主要有两个困惑:

一是佛经难懂,仅偶有所得,多数都不明究理;

二是,对佛教一切皆为苦的出发点以及艰苦修行甚至抛家弃子不太能接受。

第二次跟着居士探讨交流,居士给出了建议。


一、首先要改变学习心态

居士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不要去研究佛教,不要过多从政治历史角度分析佛教,而是要从自己的身心出发,走出自身的格局。

其次,面对当下,放下执著,就是放下苦,解决当下的烦恼。

第三,学佛就是改变人生态度,改变一种思维模式。


二、什么是苦?

《佛法修学概要》中有如下几点:

我们说人生是苦的,在哪里苦的?我们是在哪里受到了束缚?知道以后,再找方法,去解决,去面对。所以这里要对我们自己,有一种观察、体会,要深入。

自于闲静处,深观世间苦。

苦乐本无常,随境缘决定,顺情者名乐,违情苦则生。

你在你那个环境里面你都不能自在,你到哪里能自在?真正束缚你的是谁?是你自己!当真正有束缚的时候,你要反观自省,反观、观察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这里讲缘起中道,放下不是放弃。

苦,是觉悟了的人,对于有情世间的价值判断。


《缘起的止息》也有相关描述:

人生的烦恼是自己的执著,不是因为某人使你的生命烦恼,而是自己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越执著越会带来痛苦。


三.自我反思

根据佛经,苦是无常的,随着因缘变化而决定的,合你心的你就乐,不合你心的你就苦。

回首人生旅程,人生之苦,从小有之,因不合心之事总有八九。

小时候想妈妈,可她一周才从远方的学校回来一次。苦!

青春期恋情迷茫,你爱的人不爱你,爱你的你又不爱。苦!

读书时不得要领,没有兴趣,没有方向。苦!

初入职场,陷于帮派、站队。苦!

婚姻家庭,家长里短,俗世繁扰。苦!

进入大公司,想创造高绩效而不能。苦!

母亲离世,音容宛在。苦!

......

我的问题,人生正是因为痛苦才会有感悟,但更因此,才有可能形成改变人生机缘。

为何要灭苦?为何要追求所谓永恒的幸福?

若对痛苦不再有丝毫反应,心如止水,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居士说,无尽有生死轮回是大苦,生活中的烦恼是小苦。

根源在于有“我”,身见是痛苦的根源。

每个人生都是一部伤痛史,爱恨别离都是苦。

淡泊自己的执取,无我才能走向圣贤

改变思维方式,改变人生态度,放下我执,就是放下苦,就是觉悟 。

执于一念,困于一念。一念放下,自在心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周末,是时候复习了!一千兴致勃勃地想:这次我一定要好好复习,考一个好成绩! 先看数学吧,数学比较拿手。嗯,应...
    归粲阅读 63评论 0 1
  • 春天来了,大森林里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只有贪睡的青蛙还没有醒来,它还在温暖潮湿的洞里冬眠呢。 这只青蛙的...
    豆妈可爱多阅读 1,089评论 6 12
  • 今天女儿国画,昨晚爸妈说要跟女儿一起去,然后一起在那里吃个午饭,也当时陪女儿玩一下回来。我的心理是有点对抗的,因为...
    LilyM_海蕾阅读 160评论 0 1
  • 傅是很少到公司来上班的,偶尔来的,听说是她那家公司要准备清算,但库存一时半会消耗不了, 接下来只能按小规模处理,...
    天高云淡_e864阅读 76评论 0 0
  • 在一个人从生活十九年的小城来到另一座小城,清楚明白自己本身就是孤独的一个过客的那一瞬间,也就突然长大了; 在一个人...
    雪理斯阅读 19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