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难道不应该教会你的孩子在博物馆安静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什么来博物馆?”

“因为抖音上很火啊”

一座用冰冷的文物记录上千年历史的博物馆,因为几分钟的抖音视频,火了,不得不承认,视频是有质量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和大众口味的,生动了,形象了,更娱乐化了。

娱乐至死的年代,娱乐性的话题以及搞笑的卖点总是容易引起关注,提高知名度,引来关注度的同时,除了很火和了解历史以外,到底为什么要来博物馆呢?

抖音火起来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遇上假期,结果就是4条1公里的长队,加上犹如春运期间的火车站一样的博物馆大厅,人声鼎沸。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展厅里,各大历史文物前,有围观拍照的,有交流讨论的,有哭闹的孩子和责备的父母,当然也有好一点的,大声讲解历史文化,为孩子科普的。

诚然,余秋雨先生曾在《中国文脉》一文中提到,人瞻仰历史遗迹,正是因为这些遗迹,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了解历史知识自然重要,是来博物馆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另一重要因素——审美感受,确着实被忽略。

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温克尔曼用“单纯的高贵,静穆的伟大”来评价古希腊艺术。对静态的文物凝视中,它凝结的是几千年历史的波澜壮阔和惊天动地。

“静穆”艺术品犹如静谧的深海,将人心底因历史感受的震撼,情感的波澜以及推物及己的感动统统摄进宁静和雅的境界。在历史进程里,我们感官到人创造历史的伟大,在震撼之后,我们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从而产生一种愉悦,这是我们在对文物审美时的心理过程,通俗来说就是为什么你看到文物会“哇…哇…哇……”的理论解释。

而这种审美过程在一个喧闹拥挤的博物馆是万不能感受到的,拥挤不可避免,但我们至少教会孩子如何安静地去感受历史文物的美,历史知识可以不用到现场,看书说话即可,而只有这种审美感受,必须到现场,去体会,去转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或许,我们能不能这样,在去博物馆前,提前把历史知识,和在博物馆的APP里,把每件文物知识先讲给孩子,之后孩子再到现场去感受,如果需要作提示,现场可以租借一个语音导航器。

文化的崛起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传统文化,而审美力也应当是我们孩子的必修课,审美不是几张好看的照片,它是内心的每一种感受。

博物馆从清冷到门庭若市,这自然是一种进步,也许,我们是适时地再往前一步,安静文明的欣赏自己国家的千年文明,做文明古国的文明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总之,我的内心永远充满了不安,任谁都无法化解。
    七秋阅读 188评论 0 0
  • 原文链接:https://github.com/EasyKotlin 本章将介绍Kotlin标准库中的集合类,我们...
    JackChen1024阅读 2,173评论 1 1
  • 我厌恶看到有人被打的画面 那会使我不得不面对 这个世界的野蛮与粗俗 我不想承认这个事实 所以不要一而再地推到我的面前
    五色浮元子_阅读 1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