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来到这世上,除了吃喝拉撒睡,自身储备的很多东西是本能的反应,无需教导就无师自通,能得心应手的做着、用着。
生活上的惰性,不需要人示范,自然而然就成了现实。有的人,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着,工作、生活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回到家就累的懒得动了,不梳洗就能直接上床睡觉,家里乱七八糟也能看的过去,不在乎一点外在的形象,慢慢的就远离勤快了。这种生活上的惰性,就是自身最真实的反应。有的人不行,看到糟糕的生活状态会睡不着觉,会尽力去完成,去改变,想把一切理顺了,看的过眼了,心里才能轻松。只是,天长日久,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会随着生活现状也转变了观念,慢慢地接受了惰性的生活状态,也默认了某种自己并不太愿意却又无法实现的想法。这种惰性,只能降低了要求,因为现状的一点一点的侵蚀,因为思想一点一滴的变化,就会成了习惯,最后就有了不一样的要求和结果。
学习上的惰性,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走的。想学习的时候,没有任何障碍,愿意读,而且想读懂,就会去查,去找寻,到弄懂为止。不想学的时候,放在眼前也懒得看一眼,或者去翻动。要么,就是拖拉,拖到实在不能再拖的时候,为了应付才去学习,才去研究。这样的惰性无需培养,由自己的一念之差来决定。
思想上的惰性,是决定一切变化的主因。有些时候有些事,稍微一动脑就能做出来的,或者就会的,就是不想动脑,懒得去琢磨,延误了时机,让正常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都脱离了初衷,变了轨道,这也是惰性的问题。
一个人的变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懒惰思想才越来越严重的。生活上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学习上没有动力了,思想上没有那么重视了,一切都无所谓了,慢慢的就接受惰性习惯了。对各方面的理解和认知,会放下成见,会放下原则,会让一切顺理成章,会让一切成为自然。
这都是无需去培养的惰性,思想转变,观念更新,为了不那么累,为了顺风顺水,为了很多个理由,都会懈怠,不再坚守,最后随着岁月,变得无足轻重。
这就是人,因为生活无法承载,无需培养,就有了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