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8期“父亲”专题活动。

写我父亲要从我爷爷开始。

在山东的一个小村庄里,我爷爷是村里顶尖的文化人。为此,被村里一个有钱人聘为掌柜的。

这个东家在济南开了一个店,店名叫《共和大药房》,我爷爷在这个店里当经理。这个药店位于泉城路省府前街这一地带。

我爸爸六岁时被我爷爷接到济南上了小学中学。日本鬼子占领济南时我爷爷和爸爸不愿当亡国奴,离开了济南回到了家乡。

回到老家后,年仅16岁的我爸爸满腔热血想去参加抗日部队,去打本鬼子。时值盛夏,他穿着一身短裤短褂,搭乘我爷爷给他联系的一辆顺路的马车上路了,爷爷给他唯一的物件就是一枚图章。

马车到了目的地,我爸爸又继续向前走,到了阜阳地界,看到好几个招生点,我爸爸去了一个点报了名,后来知道是黄埔军校,我爸爸是21期。

有一次他们埋伏在战壕里打伏击,等待日本鬼子。没等到日本鬼子,却却等来了一个好消息:日本鬼子投降了!

我爸爸和他的战友在战壕里高兴的畅想战争结束后的幸福生活。可是还有战争,没有和平。

这时的我爸爸已从黄埔军校毕业,分到了部队当了排长。他的连长姓乔,是我们党的地下工作者。乔连长联系了很多意气相投的战友,在一次两军交战时一起起义,投奔了共产党。

在共产党的部队里,让我爸爸当连指导员。当时的他认为当连长才好,再加当时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解放,便有了回家的念头。

空空两手的回家,爸爸也不好意思,路上买了两个甜瓜装在一个布袋里拿着回到老家。

回到老家的爸爸,干不了农活,卖馒头张不开嘴吆喝,还好小学需要人,他就当了老师。

新中国成立了急需人才,老家县里推荐两个人去考大学,我爸爸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师范大学。我爸爸经常骄傲的说:‘我是新中国第一界大学生“。

我爸爸学的是物理系,毕业后分到了一个煤矿学院。

参加工作后的我爸爸满腔热情积极向上,很快就成了院里的标兵榜样。但是66年开始了,我爸爸和学校的大多数老师一样被批斗,好几个大帽子扣上,被进牛棚劳动改造,当时学校里有好几个老师不堪受辱选择了自杀以求解脱,还好有我妈妈的安慰和鼓励,我爸爸坚强的活下来。

改革开放后的我爸爸如沐春风,除了教学,还是学术带头人还带领他的学生搞科研,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还撰写了专著。他领导的科研项目成为当时学校里的三座大山之一。

现在,我爸爸学生的学生还在继续着我爸爸的研究项目,并将科研项目转化成科技产品造福社会。我爸爸在世时,他的学生每逢节假日都来看望我爸爸。

退休后的我爸爸,写了一篇三十多万字的回忆录:“悠悠往事”,记录了他一生的沟沟坎坎,也记录了家庭的温暖,工作的愉快,成功的喜悦。而这篇回忆录都是经过我手打字成书的,所以我写起来他的故事来如数家珍。

年轻时的我爸爸是运动健将,篮球和游泳都很厉害,老年后也是依仗他年轻时打下的身体基础活到了91岁的高龄。

我叔叔说他哥哥是他的骄傲,我说我爸爸也是我的骄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