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阵子,看到一则云南女大学生自杀的新闻,因为家里贫穷,她过早懂事,从不忍心向父母提要求,但她心里其实很羡慕有钱人家的孩子。她十分自卑,也深知肩上的责任,长期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最终抑郁成疾,觉得人生无望,选择了结束生命。
在《噩梦醒来——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述》一书里,有这么两段关于抑郁症患者内心世界的描述:
抑郁症患者面对生死难题,并不是客观上出于无奈,非死不可,而是在主观上,在想象中把自己逼到一种“无奈的境地”,自己迫害自己。
正常人偶尔也会想到死,但不是经常想,时时想,而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可以说时时在想“死”的问题,认为这是解脱痛苦的惟一出路。
近些年“抑郁”这个词逐渐走上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抑郁症,也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
每次碰到抑郁自杀事件时,大家下意识冒出来的都是“怎么就想不开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可人一旦抑郁成疾,是不相信上帝会为自己打开一扇窗的。
二。
昨天,终于鼓起勇气看了《大象席地而坐》,因为知道作品背后的沉重性,一直不敢触碰。一部将近4小时的片子,全程我关掉手机,每一帧镜头,每一句台词,都不想放过。
影片主要讲述了几个陷入边缘处境的人物,寻求自我救赎的故事:
一个被儿子儿媳强逼去养老院的老人,恶犬还咬死了他心爱的狗;一个与母亲不和在学校谈师生恋的女生,被全校皆知;一个因朋友遭受校园霸凌帮其出头,而错杀同学的少年,被迫逃亡。
他们都被逼上了人生的绝境,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于是,决定去满洲里看大象。听说满洲里有一头大象,它每天什么也不做,就只是坐在那里。
但影片末尾,他们并没有看见大象。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人莫名其妙,费尽千辛万苦居然要去看一头不一定存在的大象,我觉得难以理解这部影片的人是幸福的。
这部影片获得了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然而影片的导演——胡波,却在电影未上映前在家自缢身亡。
他自杀前留下的遗言大概是,
“今年写了两本书,拍了一部电影,没挣下什么钱,借呗都还不上,女朋友也跑了,重点是别人还觉得你混得特好 。”
这话让人看着很心痛,如此有才气的青年作家,不到30岁,就这样含恨离开。
“我哪有精力为你营造你想要的环境,我连自己的人生都搞不明白。”
“当时我看到一个人在用石头砸一只猫,问他为什么砸,他说砸猫让他感到很快乐。我本想制止,但是就这么看着他砸,我也觉得好像快乐起来。”
“人活着,是不会好的,会一直痛苦,一直痛苦。从出生的时候开始,就一直痛苦,以为换了个地方会好,好个屁……只会在新的地方痛苦,没人明白它是怎么存在的。”
“你是一个狗逼。而我,可能是最后一个看到你是狗逼的人。”
这是影片里让人印象很深刻的台词,都是胡波借他人之口说的话,隐约觉得胡波可能也患上了抑郁症,而那满洲里的大象就是他拼命从黑暗世界里寻找的一束光。
他想要从电影里为自己找到一个出口,可惜最终他绝望了,并不相信满洲里会有那样的大象,从影片的结尾就可以感受到。否则,最终他应该也不会选择自杀。
有人说,“胡波你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再等一等,就春暖花开了。”
是啊,再等等,天就亮了。
三。
上大学时,做过一些量表测验,也听老师讲过很多抑郁症案例,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我发现自己是个有严重抑郁倾向的人。
怎么说呢?凡是生活中,遇到问题不喜欢跟人倾诉,平时又爱胡思乱想,把消极情绪全部让自己消化的人,就很容抑郁,甚至时不时想到死,长此以往会很危险。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有这么几个方法可以试一试,会让你产生巨大改变。
第一, 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或者学习一个技能。
跑步、烘焙、瑜伽、画画、摄影、写作等等都可以,因为有了这些,如果工作生活不顺心了,就有一个出口可以去发泄,不至于全部憋在心里。
有了特长,人会变得更自信,比如,懂一点拍照技巧,它会成为你社交的法宝,这会让你很受身边朋友的欢迎。
同时,培养兴趣爱好也能帮助人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自律的人到底有多牛,你试试一个月每天坚持6点半起床就知道了。不要小看生活自律的人,这样的人早晚人生会开挂。
当然,抑郁了向朋友吐槽是必须的,但这些兴趣爱好是一种独处的技能,能让你一个人也可以生活的很好,精神上会变得富足起来。
第二, 学习成为一个吃货。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内容大致是一个人想要自杀,然后他点了一份螺狮粉外卖,并留言“这是我吃的最后一顿螺狮粉了,请做的好吃一点”,结果那个人吃完螺狮粉后,就不想死了。
虽然这是螺狮粉的广告,但食物的治愈作用不可小觑。
正如那句话所说,“人生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一顿不行就来两顿啊”,和爱吃的人在一起很开心,哪怕你不爱吃,看着对方那么认真享用食物的样子,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
有个词叫做“心宽体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凡是爱吃的人或者体形较胖的人,都活得很乐观。
当然并不是鼓励大家暴饮暴食,饮食一定要规律,我说的吃货,是指要学会享受生活,学会善待美食,毕竟吃也是一门学问。
没事研究研究菜谱,DIY食材,给家人或自己做一顿好吃的,快乐感也会爆棚,你会因此越来越热爱生活,对世界美好一面的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灵敏。
第三、遇到事情了,要改变不合理,不客观的看法,这一点非常重要。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埃利斯ABC理论,也称合理情绪疗法。
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大家认为,人的情绪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而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B才是真正引起个体情绪及行为反应更直接的原因。
简单点说,遇到烦恼的事情了,你以为是这件事让你烦恼,其实真正导致你烦恼的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举个例子,两个人周末出门购物,恰巧各自碰到了他们的领导,但对方就像没看到他们一样,径直走过去了。
这两个人,一个认为:“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
而另一个却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得罪领导了,所以他故意不理我。"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产生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前者觉得无所谓,照样正常工作;而后者忧心忡忡,以至上班无法平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前者的想法被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的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
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件产生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人若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
不过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合理情绪治疗并非一味反对人们具有负性的情绪。比如一件事失败了,感到懊恼,有受挫感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而长期抑郁不堪,一蹶不振则就不正常了。
突然想起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有位老太太,大女儿是卖雨伞的,小女儿是开洗衣店的。晴天,她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她担心小女儿洗的衣服晒不干,成天忧心忡忡。
后来有人跟她说,晴天,你的小女儿衣服就晒干了,你应该替你的小女儿高兴;雨天,你的大女儿就能卖出伞去了,你应为你的大女儿高兴。
这样无论下雨还是晴天,你都应该高兴呀。老人听后豁然开朗,面带笑容。
很多时候,人生也是如此,当你觉得前途渺茫,无迹可寻时,很有可能是被自己的思想困住了。就像那个老太太,下雨了就只看到下雨带来的坏结果,却没有看见好的一面。
所以,当遇到发恼,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本来就是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