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西藏生死书》,并没有读出太多深意。大部分看的都是字面意思,是我能力还不够,但觉得也没有什么,读着玩而已,没有说要精深。
但读着读着,还是有一点体会。
本书的一些观点和我之前陆陆续续读过的一些心理学的观点极为相似。一时之间,想到的是谁在借鉴谁,或者谁都没借鉴谁,大道其实相同。
他们都提到思想像风,来了又去,来的时候就看着他,去的时候就由它去,主体不做评判。
任由思绪来去,目的是关注当下。不念旧,也不期盼新,关注此刻。要以旁观者身份抽离,静观内心的思绪,看着他,不喜也不恶,任由它来去。
都提到“我执”,执着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无论执着于什么。现实是即使我们知道变才是不变,但还是想拼命抓着想要的那个,期待它不改变。
关于执着,最近的感触还是很深。
那天,因为工作的事,略微有点小失落,执着于我要怎样,我才不至于怎样,不怎样我就显得很笨,很吃亏……我为什么要吃这个亏?
我不想吃亏,我得再尽力争取一下,并假设了如果成功,我得到的那份美好……
可结果不受我控制,最终也没按我意志实现。
越想越多,恨不得骂人,恨不得跳脚。
但猛然意识到,自己转了牛角尖。执着于自己吃亏了,自己冤大头了,忽视了不得到我也没有失去什么,本就不属于我的。
一切又明亮起来。
心情明亮起来,先前的事好像也不算事,先前的问题似乎一下子解决了,答案就在那,只是之前一直不被看到。
后面,不带得失观沟通这事时,反而获得了意外惊喜。
我知道,以后一定还会有一条胡同走到底的时候,只是能够在某个瞬间豁然开朗就好。
同样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我不认同的说法,不认同的就一带而过,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