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时间,樊登读书刚好能听完一本。今天听的是《活好》。
介绍的是田野原先生,他曾任国际内科学会会长等职务,将健康体检带入日本,是全世界职业时间最久的医师之一。行医之余,他还写作出版了200部著作。
他以105年的生命呈现了一种不凡的生命状态。
关于生命,
他的解答是:生命存在于我们能够支配的时间里。
不是以生命的长短,不在与所取得的荣誉和成就,在于我们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在过程中专注于哪些自己重视的东西。
看似只有到了生命的尽头,才能知道自己生命的价值,其实,生命的价值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瞬间。
关于如何活出真实的自己,
他提供的答案是:不在乎身外之物;不被别人的评价左右;顺其自然。
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过往都是外在标准的评定和对标过程。
小时候,为了成为爸妈口中的好孩子,为了每个班级只有一二个的三好学生奖状;
工作后,为了成为单位里的优秀员工,为了获得年底那笔丰厚的奖金,或者为了职务上的晋升。
为了物质的奖励,我们投入过多的时间,过程中反复出现焦虑、抱怨、担忧等等的状态,其实收获了之后,也并没有出现我们预期的祥和与幸福状态。
很多事情,其实是因为全身心的投入,享受过程,往往结果是喜出望外的;而当我们陷入苦心经营,过程中毫无乐趣可言,结果也往往并不美好。甚至即使拿到了期待中的成果,自己的感受却没有喜悦的感觉。
“不被别人的评价左右”,看似简单,其实需要一个人具备恰如其分的自尊和极强的自我价值内在力量。认识自己的内在孩童,持续鼓励,会让一个人变得不被他人评价左右。
关于爱:爱就是接受最真实的TA;传递爱时,自己也能获得幸福感。
爱到底是什么?爱是人生存的终极目的。
爱情、亲情、友情,各种形式的爱,其实都不应该附加任何条件。
就像《你把水桶加满了吗?》绘本里描述的一样,只有努力帮忙别人的时候才能让自己的水桶变满。如果想将别人水桶的水勺到自己的水桶里,这是不可能的。
爱一个人是不期待回报的,一旦有了要回报的想法,这就不再是爱,而是情感绑架。
以前,我一直认为人是孤独的,孤独地出生,孤独地离世。但听了老人关于出生的解读,我被暖到了:我们是和妈妈共同奋斗后,才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们一直是被爱的,而带着爱的人际关系会让我们持续处于幸福的状态。
关于如何与年轻人共处:
带着亲近温和的接触感;不以自我为标尺;尊重他人。
其实,与年轻人相处,和与自己的孩子相处是同一个维度。
对于孩子,我们要放下自己思维的维度,和孩子商定共同的界限,在这个界限内给与孩子绝对的尊严和自由。
我们这一代和自己父母这一代之间就存在很大的鸿沟,加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我难以想象等孩子长大后,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距会有多大。
事实证明,我们的父母现在就需要我们提供知识反哺,比如智能手机的应用,一些便利生活APP的应用等等。
我们的父母不可能在我们成年后仍旧指导我们的生活,由此,在我们尚在求学时期的一些理念也已被重新审视:“读好书就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生活技能是一个人学会照顾自己的必备技能;人际交往,尤其是情商方面,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过去择校以名气为重,现在,哪怕是稍微不太好的成绩,第一选择倾向于选择大城市的学校。
如果我们以自己的眼界去束缚孩子的选择,剥夺孩子为自己选择和尝试的机会,等到孩子长大之后,很有可能成为一位抱怨父母且失去我自己负责的勇气的孩子。
老人提到了自己的童年:
一遇到自己不顺的事情,就会倒地哭闹2小时。他的母亲则是慈爱地说到“宝贝以后会是一个很有出息的人,还是一个吵闹王呀?”没有苛责、没有说教。
他一直以来体质都不好,但母亲一直悉心照顾,从来不给他贴任何标签,也不给他任何的压力。
养育孩子,就是那种静待花开的感觉。
父母呈现自己最好的状态,孩子也有自己的选择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