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孙燕看一眼来者,迟疑了一会儿,然后带着笑意说:“我就早上干一阵儿,八点就撤,还带有笤帚,临走把地都打干净了。”
看着那人穿一身制服,她又试探着问了一句:“请问你是哪单位的领导?”
“我是街道的”他回答到,然后又说:“路边不让摆摊,又脏又影响市容。赶快撤吧,撤吧,明天再别让我看见你们。”说完他骑上自行车走了。
第二天早上,孙燕夫妻俩又去摆摊了,他们商量着早点收摊,别让那个人看见。还没等收摊,那人又骑着自行车来了,下了车子,他就面带怒气的指着陈春吼:“你咋又来了?我说话不好使,是吧?你信不信我马上就能喊人来把你的摊掀了,你这个小彪操的!”
孙燕见状忙站到那人跟前,赔着笑脸说:“我信,领导”然后又变成恳求的语气接着说:“领导,请你帮帮我们吧,。我们从小山村出来的,家里田地又少,日子过得够吃不够喝的,还有孩子要上学。都说城市里好挣钱,我们才到你们大城市来的,我把田地也给别人种了,家里现在啥也没有,回家更不好过。我八点就撤摊,把地都扫得干干净净的,好吧?”
听着孙燕的诉说,穿制服的人,心软下来了。他略带温和地说:“你们这些孩子呀,我也挺同情你们这些外乡人的。那这样吧:你们每月交三百元卫生费。”
看有转机,孙燕缓了一口气,但三百元太多,她舍不得。她对那人说:“给二百吧,领导叔叔。”刚才领导叫他们“孩子”孙燕就在“领导”后面加上“叔叔”二字,显得亲切。
有几个早上遛弯的老人停下来站着眼前观看这一切。一副打抱不平,嫉恶如仇的的表情看着那个穿制服的人。还有的人解劝道:“二百就二百吧,他们小俩口也不容易,一天挣不几个钱。”最后领导扔下一个卫生费单子,收下二百元钱骑车走了。
孙燕松了一口气,向围观的好心人道谢点头。
离家几个月了,孙燕不知道家里情况怎样?给二哥写封信吧。她找来几张纸,提起了笔:
二哥二嫂好!
老母亲,孩子们都好吧!
这段时间我的生意一直没稳定下来,所以没给你们写信,请谅解。家里的秧苗栽了没?我不在家这段时间,不知小宝在家听话不?学习成绩还能跟得上?
我临走给他奶奶手里放了500 元钱,给小宝打零花,买衣裳。告诉他奶奶别太俭省。
我在外面看见别的小孩就想起小宝,他正长身体呢!肯定需要营养。
你们在家辛苦了,谢谢你们帮我带小宝!
再见
农历:1998.4.16孙燕
信寄出去了,陈春从邮局回来后,被房东大叔喊去替人帮忙拉东西,拉一趟给十五元钱。大叔看他们日子过的艰难,就给他们揽一些零碎活补贴一下。陈春很乐意干。有时他闲下来帮大叔劈劈柴,他老人家硬是不好意思。
天,早晚还凉爽,中午就有些热。大连属海洋气候,一旦北风刮上三天,气温就骤将。停了风,气温就上升。就这样凉三天,热三天,慢慢划过了初夏。明天就是端午节了。这一天,一般的做早餐的都不出摊,因为居民家家都吃粽子还有咸鸭蛋,很少有买油条的。孙燕考虑到她的食客有一部分是建筑队的人,他们都是来自于外乡,可能没有粽子吃,。她和陈春商量,还是去出摊了,卖一点是一点,比不卖强。
清晨,溜溜细风,轻轻的刮在脸上柔柔的,润润的,很凉爽。
太阳刚刚升起,从高楼大厦相间的缝隙斜照在马路芽上的树叶上,露水沾在叶尖,清彻透明。马路上稀稀松松有一些人走动。有一些工人过来到摊上来吃早餐,孙燕想:还好,能卖一点钱!
一会儿一个骑摩托车拉客的中年男子、在孙燕摊前停一下,喊道:“快收拾东西跑吧,城管来抓你们来了。”他说完蹬着摩托车就跑了。说时迟,那时快,陈春,孙燕慌慌张张就开始把东西往三轮车上装。刚装完准备骑着车子跑,七个骑着偏三轮的城管“嗖”一下先后冲过来了。打头的一个人下来一下子按住陈春的三轮车把说:“你们还想跑”紧接着后面陆续下来的城管走过来把他们俩个人围住。一个城管说:“你们干了好长时间了,你不知道路上不让摆摊吗?”
“我们往街道交了钱的!”孙燕说着在兜里掏出了随身带着的那张卫生费单子,周围又围满了人。
另一个城管接过单子看了一眼,说到:“这个交的是卫生费不能算,露天不让摆摊,罚款,东西全部没收。”
“我今天没卖上钱,没有钱。”孙燕说。“不给钱把他带走。”一个小个子城管喊到,他眼睛瞟了一下陈春的上衣口袋,他上衣口袋装着这几天打零工攒下的100 元钱,装在上衣白色的确良囗袋里,映得蓝生生的。陈春舍不得掏钱,他们和他俩就这样僵持着,孙燕牢牢按着三轮车把,不让城管动,那可是她的全部家当呀。
这时一个衣着体面,看着很有素质的像退休干部模样的人站到城管跟前。这人和老伴天天早上买菜经过陈冬的油条摊,有时还偶尔买点油条。时间长了也就混个脸熟。孙燕每天见到他们就打个招呼:“叔叔,阿姨好”。
他表情严肃地问城管:“人家都交钱了,你们怎么还管他?:”
城管见是当地人,态度立即平和了。他说:“老爷子,咱们大连是文明海滨城市,不让路边摆摊,他们什么证也没有,卫生也不合格,就应取缔。”
老先生解劝着说:“他们抛家别子,跑这么远来挣点钱,也不容易,你们就宽容点吧。”
一个年长点的城管犹豫了一会儿,然后语气严肃地瞪着陈春说:“看在这个老爷子的份上,车子不收你的,罚一百元钱,明天再别让我看见你,再来摆摊,连车带人没收。”孙燕看了叔叔一眼,他会意地冲孙燕点点头。孙燕领悟了,她让陈春掏出了那一百元钱给城管,一群城管走了。叔叔问孙燕,:“你们怎么不办证呢?”孙艳说:“我们这种情况办不来证。”
阿姨凑到叔敊跟前对孙燕说:“你叔叔就这种个性,为人正直,好打不平。看你俩也不容易,农村的孩子不怕吃苦。可这样不行呀,不受法律保护,还是想办法办证吧。”孙燕点点头说:“嗯,嗯,谢谢叔叔阿姨帮我们,也耽误了你们的时间。对不起。”
围观的人散了。老夫妻俩也走了。此时此景,孙燕瞬间眼泪溢满眼眶。
陈春骑着三轮车,孙燕坐在车帮上往回走。一路上他们一句话没说,情绪低落透了,刚干顺的一个摊位又黄了,明天又到哪里去摆摊呢。
此刻孙燕很想回老家,想孩子,想妈妈,以往的今日,她总是到集市上买一块猪肉,买些糖糕,麻花,白糖,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回娘家去过端午节。可今天呢!……
孙燕俩人到家刚卸完东西,房东大叔端一碗粽子和几个咸鸭蛋送来了。手里还拿了两封信,一起送给孙燕说:“这,你老家来信了。”孙燕感激地接过大叔手里的碗和信说:“谢谢大叔”她把碗递给陈春,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信是姐姐孙辉写来的。还有一封是陈春二哥的回信。她坐在床上看着二哥的信:
老幺,你们好!
你们的生意还一直没做好吗?如果你在外面太难,想回来,你的田还给你种哈,秧苗也都插了,不耽误你秋后收稻谷。哦!咱湾又有两家准备盖二层楼,你三哥也盖。你们两家同山共脊,不知你咋打算。
小宝前段时间一直不好好吃饭,瞧到像没有精神头,秧秧的,可能是想你们了。奶奶到诊所给他抓了点药吃了。现在好多了。家里现在一切都好,不须挂念。
有时间再叙,二哥:农历1998.4.26
“小宝生病了?”孙燕小声嘀咕了一下,心里一阵难过,她又紧接着看第二张纸。她一看,哦,是小宝写的信
爸爸妈妈您们好!
你们走后家里下了雪的,很冷。那时大连下雪没?你们也很冷吧。
现在天热了,你们在大连挣到钱没?你们到过年才回家呀?妈妈,我现在就盼望冬天到来,天冷了,下雪了,你们就快回来了,是吧?
妈妈,我好想你们。我在家会好好听大人的话,好好学习的,小宝!
孙燕含着泪看完儿子的信。又接着看姐姐寄过来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