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旅程是一个下午和一个上午,前一天中午到,后一天中午离开,前一天打算的是下午去灵隐寺,晚上逛西湖夜景,第二天上午是京杭大运河或者钱塘江。听起来挺靠谱,实际上时间安排不好根本就不够用,前一天的下午就遇上了堵车,到灵隐寺的时候人家已经下班了,错过了最大的一个景点,第二天我可不敢让孩子们再安排行程了,否则不是景点没去上就是赶不上火车,于是连夜给他们培训旅游攻略,提前一天把第二天的时间、旅程、票务都安排妥帖。
今天的行程一切顺顺利利,时间点卡得刚刚好,去火车站存行李,坐船游了大运河,再坐地铁回火车站取行李上车,到站后安排住宿,然后去瑶琳仙境。我后来还在想,今天怎么这么顺利呢?原来一切都是我在忙活,存包、查路线、导航、问路、找餐厅,我从昨天的甩手大掌柜一下子就变成了今天的一切都主导,我在问路的时候,我发现四个孩子在聊天,我在咨询售票处的时候,四个孩子在打闹,我在算时间的时候,两个在打游戏两个在逛纪念品店,我是想锻炼队伍,但是真是不敢啊,时间太紧了,我都整不太明白,最后锻炼的只有我自己。
晚上我在搜晚餐地点的时候发现我的APP一直不能同步我的位置,这就导致搜到的餐厅并不能显示离我的位置有多远,我重新设置了很多遍都不能成功,最后只有求助孩子们,这时候我才发现,我焦头烂额的时候,那四只小的各玩各的呢,我一看这个来气啊,都到晚上最后一步了,也没什么需要争分夺秒的了,吃完饭就是回宾馆休息,安排第二天行程,我就赶紧撂挑子,你们自己查吧,我手机不好使了。孩子都是好孩子,接活就能干,只是有人干活,他们肯定就不操心了,没人干活就得挑一两个出来主事儿。
两天走了两个极端,看来我教育孩子还是欠火候。其实细节安排一直有问题的原因是最早的整体安排有问题,原则上出去玩,要是需要分别去几个不同的地方,那么出发的时间尽量安排在晚上,这样不耽误白天的行程,到了新的地方吃口饭就睡觉,第二天进入新的旅程,实在两地间隔长也要下午出发,把前一个地点的游玩时间尽量拉长,还不耽误下一个景点。可是我们所有的倒车安排时间都在11点多到下午1点多之间,这样上午无论玩什么都会面临赶火车的困境,下午无论玩什么都会面临景区关门的困境。
一开始出现高铁时我就很好奇,两站地之间最热门的时间段就是上午走下午到,那这一天的时间就白白都浪费在路上了。我曾经去湖北坐得最多的一趟火车就是晚上走早上到的卧铺,前一天该干什么干什么,晚上睡一宿,第二天从早上到晚上一天,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两天什么都不耽误,还省了一天的住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