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加入叙事者这个大家庭。我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原来的我总是找各种借口,没有时间读书,喜欢买书,买后大部分就束之高阁,真正能认真的读完的屈指可数,更别说是反复阅读了,说来实在惭愧。现在看着每一位家人们都在交流读书心得,都在记录着自己的读书故事,在浓浓的读书氛围带动下,我也开始找时间读书,本月共读书目《陶行知教育文集》,虽然对陶行知内心充满了崇敬,但当拿起书的时候,心里还是觉得“这么厚啥时候读完啊?再说还要过春节,不得读到猴年马月啊?”虽然是这样想的,但是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拿起书来默默地对一会儿,就这样,不知不觉中,竟读完了。读完后,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的灯塔,不迷航。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当创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面对重重困难,别人说他是抱着石头游泳,而他却说,他是抱着“爱人”在泳游,彼此相互鼓励,一定会游上岸。这是一种何等的深情啊!他一生倡导并实践爱的教育。是啊,教学活动本来就是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当真心真诚的去对待学生的时候,学生一定是会感受到的,也会增进师生关系,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局面。“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学生,总是不会错的”。他的奉献精神是我们的种巨大精神动力,给我们深刻启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的教学之外,还承担着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我们应该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不断的反思自己,做反思型教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正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其意义有二: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第二,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对一些信息唾手可得,各类学习软件琳琅满目,学生不喜欢深度思考,逐步的丧失了探索真理的能力,就更谈不上创新了,但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去创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老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和正面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苦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这种兴奋感是学生对困惑感的否定和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体验可以塑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进一步强化其探索行为,从而激励自己继续进行新的创造。陶行知先生还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引导者。
读完此书,满是感动,像是在听一位和蔼慈祥的老爷爷讲述他的教育理想国,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光!